從事苗木種植那麼多年,不懂這些修剪技術,苗木怎能枝繁葉茂?

隨著苗木的需求量不斷加大,種植苗木的越來越多,但是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修剪是很重要的,如果苗木栽植過程中修剪不當或不修剪,不能達到所需要的效果,嚴重的還會因為修剪技術掌握不到位,造成苗木樹勢衰弱死亡等情況,所以苗木修剪在苗木健康成長中佔有很重要的比重。下面先學習下常見的修剪時間及修剪中應該注意的幾方面?

【1】修剪時間

苗木的修剪最佳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或者是早春,其次就是選擇夏季,稱為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和(生長期修剪)。

冬季修剪是大多落葉樹種的修剪時期,宜在樹體落葉休眠到春季萌芽開始前進行。這一時期苗木生理活動緩慢,枝葉營養大部分迴歸主幹、根部,修剪造成的營養損失最少,傷口不易感染,對苗木生長影響較小。修剪的具體時間,要根據當地冬季的具體溫度特點而定,如在冬季嚴寒的北方地區,修剪後傷口易受凍害,故以早春修剪為宜,一般在春季樹液流動前約2個月的時間內進行;而一些需保護越冬的花灌木,應在秋季落葉後立即重剪,然後埋土或包裹樹幹防寒。

夏季修剪可在春季萌芽後至秋季落葉後的整個生長季內進行,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性能,一般採用輕剪,以免因剪除大量的枝葉而對樹木造成不良的影響。對發枝力強的樹種,應疏除冬剪截口附近的過量新梢,以免干擾樹形;嫁接後的苗木,應加強抹芽、除櫱等修剪措施,保護接穗的健壯生長。對於夏季開花的樹種,應在花後及時修剪,避免養分消耗,並促進翌年開花;一年內多次抽梢開花的苗木,如花後及時剪去花枝,可促使新梢的抽發,再現花期。根據常綠樹種在一年中的生長規律,可採取不同的修剪時間及強度。

【2】冬剪與夏剪的不同

系統的修剪工作一般每年2次,分別在夏季和冬季進行。冬季的修剪重點在於:留下新枝(去年發出的新枝)和去年春天開花最多的枝條;捨棄老化的枝條。這樣可使植株年輕化,並且可以清理掉一些混雜在一起的枝條,利於植株保持良好的通風和日照,同時也整理了整體的株型,讓植株的形態更漂亮——總的原則就是充分重剪。而夏季修剪主要是是改善樹冠的通風、透光性能,一般進行輕修剪。

【3】修剪中的注意事項

1、修剪枝條的剪口要平滑,與剪口芽成45度角的斜面,從剪口的對側下剪,斜面上方與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這樣剪口傷面小,容易癒合,芽萌發後生長快。

2、對修剪的枝條要遵循“去弱留強”的原則,重點修剪病蟲枝、枯萎枝、內膛枝、弓背枝、交叉枝、重疊枝及分枝角度過小的枝,達到通風、透光、減少與空中線路交叉矛盾,減輕病蟲危害的目的。

3、修剪時應注意天氣變化,選擇無風晴朗的天氣進行施工。

從事苗木種植那麼多年,不懂這些修剪技術,苗木怎能枝繁葉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