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鬆病蟲害防治有技巧

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 )常綠喬木

,高15-25米,最高達30米,樹冠橢圓形或圓錐形。樹幹挺直,3-4米以下的樹皮黑褐色,鱗狀深裂,葉2針一束,剛硬,常稍扭曲,先端尖。雌雄同株,雄球花卵圓形,黃色,聚生在當年生枝的下部;雌球花球形或卵圓形,紫褐色。球果長卵形。鱗盾呈斜方形,具縱脊橫脊,鱗臍呈瘤狀突起。種子小,具黃色、棕色、黑褐色不一,種翅膜質。產於中國黑龍江大興安嶺海拔400-900米山地及海拉爾以西、以南一帶砂丘地區。可作庭園觀賞及綠化樹種。林木生長較快,材質好,適應性強,可作東北大興安嶺山區及西部砂丘地區的造林樹種。

(一)松苗立枯病

此種病害發生在 1-2 年生幼苗上,也有發生在 3 年生大苗上的,但以一年生的發病率最高。病害症狀隨著苗木生長時日增加而變化,一般表現出以下四種類型:爛芽型立枯病、猝倒型立枯病、莖葉腐爛型立枯病和根腐型立枯病。引起幼苗立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絲核菌、尖孢鐮刀菌。一般說來,土溼低溫時,絲核菌多、土壤乾燥,氣溫高時,鐮刀菌多。幼苗被害後,經幾小時就發病,因而傳染很快。出苗後發病時用藥防治: 腐菌靈+植大壯800倍液噴施,每次施藥10-30 分鐘後,噴清水一 次,洗掉葉上藥液,免去藥害。

(二)油松球果螟

1 年 1 代,每年 5 月,越冬幼蟲開始破網而出,多數首先進入雄花序,而後進入嫩梢和 2 年生球果。藥劑防治:幼蟲轉移危害期間噴 樹蟲一次淨 500-800 倍液,或 廣正 1000 倍液或 捕殺淨 800 倍的液體或 80% 敵敵畏乳油 1500 倍液。成蟲出現後,每隔 7 天噴 1 次 樹蟲一次淨 500 倍液。此外,也可在蟲產卵期間施放赤眼蜂,每公頃放蜂 15 萬頭左右。

(三)松梢螟

1 年兩代,以不同齡期幼蟲在樹梢內蛀成蟲道越冬,少數幼蟲在樹幹皮下越冬。防治方法同油松

球果螟。

(四)松縱坑切梢小蠹蟲

樟子松、油松等皆受其害。主要危害松梢和健康樹幹基部,而且病腐木、枯立木、風倒木和風折木則受害更甚。防

治方法除保持林地衛生外,噴施程功+廣正或用蛀蟲清插瓶胸徑15公分用一支,每增加10公分增加插瓶一支。

(五)落葉松毛蟲

危害針葉,在 1 年發生 1 代,每年 4 月中旬前後開始危害。防治方法是搞好蟲情測報工作的同時,

幼蟲食葉期噴松毛蟲桿菌,成蟲期設黑光燈誘殺。此外,每

株成材樹綁毒繩也是防治松毛蟲的良好辦法。用樹蟲一次淨1瓶500-800倍液噴施防治。

樟子松病蟲害防治有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