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第一股澳交所退市 富僑堅信不會垮


足浴第一股澳交所退市 富僑堅信不會垮


胡芝容 資料圖

重慶商報-上游財經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李悅

上市三年後,全球足浴第一股作別澳大利亞證交所。

2018年12月17日,重慶富僑海外上市主體TTC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TTC的全稱是Traditional Therapy Clinics(傳統診療),持有重慶富僑100%股份。

公告顯示,TTC被摘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交易所多次催促後仍無法如期披露2018年半年報。

昨日,郭家富表示:“退市不代表富僑垮了。”

因未如期披露半年報被摘牌

12月14日,TTC發佈公告稱,收到澳交所通知,要求公司於12月17日摘牌。

12月17日,TTC再發公告表示,被交易所勒令摘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公司無法如期披露2018年半年報。12月18日,澳交所上已無TTC的交易信息。

據瞭解,TTC是有意選擇摘牌退市。今年9月24日,TTC曾發佈公告稱,由於審計師無法獲得授權取得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的銀行賬戶信息,公司無法按時披露2018年半年報。

10月10日,澳交所就無法授權等相關情況向TTC發去問詢函,並提到如果公司不能及時回覆,將可能對TTC摘牌。不過,TTC沒有對問詢函作出答覆。10月15日和23日,澳交所兩次提醒TTC可能被摘牌。11月5日,澳交所再次發出提醒信函,重申TTC違反上市規則,並提議終止TTC上市,最終,TTC於12月17日摘牌退市。

官網資料顯示,重慶富僑的上市主體是TTC,它持有富僑健康產業(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後者持有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而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在中國的主要經營和控股公司。

事實上,因為半年報未能如期披露,自今年9月3日起,TTC已經開始暫停報價。相應出現人事變動,今年9月3日,TTC駐澳大利亞董事和首席財務官紛紛辭職。9月5日,上市公司秘書辭職。

富僑股價今年一路下跌

2015年9月8日,重慶富僑通過TTC在澳交所成功IPO,首募發行價為每股50澳分,共計發行3000萬股,籌資1500萬澳元,摺合人民幣6660萬元,用於足浴直營店等,TTC實際控制人“足浴女王”胡芝容時年52歲。

作為一家來自新興及成長型產業的中國企業,重慶富僑的上市引起了許多澳洲投資者的關注。去年8月,重慶富僑通過配股,又融資200萬澳元作為運營資金。

TTC2017年財報顯示,股權穿透後,胡芝容、張三政、蹇平等三人持有公司約1.44億股,持股比例為60.874%;上述股份中,胡芝容持有1.21億股,仍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TTC2017年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收入6860萬澳元,比上年增長17%;稅後利潤雖然同比下降21%,但2017年仍然有1330萬澳元。門店數量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門店增長到396家。

由於投資者對公司資金面存在擔憂,今年重慶富僑股價一路下跌,直至今年9月3日停牌時,股價只有50澳分發行價的10%。

工商查詢顯示,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仍處於正常存續狀態,註冊資本1億元港幣,為富僑健康產業(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法定代表人胡芝容。

旗下有重慶富僑保健服務有限公司、重慶五環富僑保健有限公司兩家全資子公司。

不過,重慶富僑的官網顯示,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已停止其中的重慶五環富僑保健有限公司對富僑門店的管理權限和職能,並稱“現市面上出現一批假冒重慶富僑的門店,其加盟授權均不合法”。

重慶富僑官網還顯示,富僑(重慶)控股有限公司是唯一合法擁有使用“富僑”字號、商標和品牌的企業;公司還成立了富僑職業培訓學校、富僑亞健康養生保健研究所。公司是重慶市商貿流通100強、中國特許連鎖100強、中國首批五星級足浴企業、全國足浴技術行業標準、全國足浴企業星級標準起草單位。“富僑及圖”註冊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就TTC從澳交所摘牌、重慶富僑註冊場所目前無工作人員等相關問題,12月19日,記者致電重慶富僑有關負責人,她表示,公司日後會有一個正式回應。

今年4月有公開報道稱,經過眾籌後肝移植的郭家富身體恢復不錯,重慶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掛牌時,郭氏家族“榮、華、富、貴”四兄弟和帶領重慶富僑的大嫂胡芝容五人宣佈,“分手”十五年各自為政的富僑系將抱團重新出發,共同整合富僑品牌進行產業提檔升級。

相關

富僑闢謠“人去樓空”

總部在裝修明年開業

針對有媒體報道,重慶富僑位於五環大廈的重慶總部“人去樓空”,12月19日晚間,富僑相關人士郭家富在朋友圈發表聲明“傳播正能量,退市不代表富僑垮了”。

郭家富表示:“重慶富僑是中國的著名品牌,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澳洲上市,其實沒有給企業帶來任何好處,退市、也是適合我們現在的狀況,本來實體就很難經營,這並不代表富僑就垮了。另外,我們的總部現在正在裝修期間,在明年的五月份之前,我們會再次開業,只是在裝修。不是關門。並不代表富僑總部人去樓空。”

鏈接

3家渝企從澳交所退市

澳大利亞證交所曾是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福地,曾有3家重慶企業先後登陸。2002年海聯國際(HLI)借殼上市,2011年,黑金環球(BGG)首發上市,2015年,重慶富僑(TTC)首發上市。

如今,澳大利亞證交所(ASX)成了渝企“傷心地”,3家上市企業全軍覆沒。此次,重慶富僑因未披露定期報告而被摘牌,另外2家渝企退市的方式有不同。

2002年借殼上市的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海聯國際),曾被稱為中國首家海外上市的內地高校,開民辦高校資產證券化先河。但因系列官司纏身,導致海聯國際大股東相關教育資產,遲遲未能注入上市公司,成為空殼,於2008年被迫退市,原殼資源被重新轉讓,並易名。

2017年7月13日,黑金環球從澳交所摘牌退市。事件起因為新加坡上市公司Vibrant集團斥資3760萬澳元(摺合約1.974億元人民幣),對黑金環球100%股份進行了收購,黑金環球成為Vibrant集團全資子公司。

縱深

悄然上市錯失重獎

重慶富僑為何會從澳交所摘牌,目前深層次的原因尚有待進一步瞭解。

曾計劃赴香港上市

據瞭解,重慶富僑曾劍指香港,最終在澳大利亞上市。2011年,重慶富僑籌劃上市,並在香港成立了中國富僑健康產業(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底,胡芝容還曾公開透露,擬定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計劃正在穩步推進。

最終重慶富僑上市落地澳大利亞,當時重慶富僑總經理張三政解釋稱,香港的大機構只對大盤股感興趣,小盤股在香港並不好做。

TTC2015年招股說明書中提到,澳大利亞的證券市場發展成熟、融資環境好,而且澳大利亞是接受中醫療法最早的西方國家之一。

華龍證券投資顧問牛陽表示,港股的市盈率較低,且足療行業在香港缺乏神秘感,而澳大利亞則不同,其市盈率較高,又對來自東方的足療行業有新鮮感,因此重慶富僑易受追捧,從當時的發行情況來看,證實了這一點。

多位投資界人士對澳大利亞證券市場的融資能力以及像重慶富僑這種中醫保健類公司前景並不看好,結果不幸言中,此次最終退市。

投行團隊不太專業

12月19日,有知情人士透露,重慶富僑海外上市投行團隊專業程度還不夠,2015年重慶富僑上市,沒有拿到相關獎勵,甚為可惜。

按照重慶市相關規定,對重點培育企業擬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制改造完成後給予50萬元獎勵,申報材料正式受理後給予50萬元獎勵,審核通過後給予100萬元獎勵,合計可獎200萬元。

然而,重慶富僑海外上市是悄然運作的,沒有進入重慶市擬上市重點培育企業名單,後來臨近敲鐘上市時,才知道有這個政策,而該獎勵要從區級層層申報(重慶富僑所在為九龍坡區),結果,錯失了唾手可得的市級獎勵。

自然,九龍坡區相應的上市獎勵也沒有拿到。與之對比的是,鄉村基2010年美國上市後,就獲得重慶市渝中區獎勵300萬元。

境外退市現象較常見

“境外摘牌退市的現象,較境內更為常見。”12月19日,上會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樊朝中指出,境外上市既有機遇,又有挑戰,並非一勞永逸。

國內企業赴境外上市,有的是看到了註冊制的高效率,但不可忽視的是,境外市場,交投沒有國內A股活躍,對行業估值偏於保守,市盈率低,破淨和破發現象很普遍,如重慶富僑、黑金環球等等,上市後長期破發。

境外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相比,存在文化和監管等差異,上市維護成本相對較高,如聘請境外董事高管、境外券商會計師律師等中介機構,相關費用遠高於國內。

“到境內還是境外市場上市,主要是根據自身業務發展和需求,以及相關政策來定奪。”重慶師範大學教授田盈指出,因此,除非行業等有相關限制,內地優秀企業更應該到A股上市,這樣,可以獲得較高的市盈率和美譽度,再融資也相對便捷。

另外,境外上市也存在陷阱,個別中介機構為了攬業務,不惜欺騙和隱瞞,誤導企業,如OTCBB、粉單市場也說成上市,其實這屬於美國場外市場,類似於中國的新三板,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掛牌,而不能說成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