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創預測:全面開花,泡沫升騰,內憂外患,裹挾前行

2019科创预测:全面开花,泡沫升腾,内忧外患,裹挟前行

自1994年WTO成立(世界貿易組織),貿易全球化已經走過24年,在這24年,全球各國竟跑,中國以驚人的增速,在GDP排名榜領跑全球第二,而2018年,黑天鵝事件是特朗普掀起的中美貿易戰,貿易保護的城牆再次壘起,地球村被割裂成數個小城邦。

規律總是主導一切,在貿易順暢時,看不見的手在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在貿易通道受阻時,看得的手在穩定市場局面,2019年將是看得見的手對反全球化行為的一次大反擊,想不到的是,中國科創大踏步契機竟然是貿易受阻。

被透支的投資概念和“躺贏”的悲觀資本情緒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加快5G商用步伐到習近平主席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上宣佈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和試點註冊制。科創原本是學術與產業共融的經濟關係,頓時上升到歷史使命,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更是強調“創新事關國家前途命運”,可見其重要性。

目前,業內多以“硬科技”來代指這類企業,以區別於商業模式創新等“軟”科技企業。所謂硬科技,即從搜索引擎中獲得的詮釋,是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芯片、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區別於由互聯網模式創新構成的虛擬世界,屬於由科技創新構成的物理世界。凡所能涉及到的硬科技概念,幾乎都被中央文件和地方政府文件提及過,所有值得投的概念像是被提前消費了。

與往年捉摸不定的模式創新相比,這次科技創新在可考察的標準更多,對投資而言,賭性更少,這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事是賽道充滿多樣性,競爭層面更少的零和博弈,更少的資本主導賽道項目發展,更多的投資人憑藉專業知識構開拓新天地。壞事是由於賽道和概念太多,投資人需要根據技術發展Gartner曲線和資金週期尋找自己合適的賽道,避免由於技術週期而導致可投資金枯竭的尷尬局面。

另外,今年“躺贏”的悲觀情緒會持續蔓延,這意味著無論是一級市場投資人、上市公司產業資本,還是二級市場投資機構都會以“口袋留錢,抄底好項目”的心態進行投資,觀望情緒很重,除非國家推動,銀行的保守行為將決定它在寒冬期抽貸,降低壞賬率,而企業的發展又是需要資金持續支撐的,這時候變動因素最大的應是國家政策因素和國有資本。

國家推動,科創加速,創業泡沫再次升騰

可以觀察,美好生活的推進是以技術浪潮的形式推進的,大的浪潮可以以蒸汽時代、電力時代、互聯網時代劃分,小的浪潮來說,2014年O2O,2015年社交電商,2016年有拼團,2017年直播電商、共享經濟,2018年知識付費,人工智能,概念從未停過,泡沫以集聚的方式而來,這是創業掘金者和投資人的一場完美配合,由於中國有足夠大的消費市場,掀起了泡沫。

泡沫不總是壞處,泡沫讓競爭者加快腳步,泡沫讓概念快速下沉普及,泡沫讓基礎建設增速,所以,事物發展一旦有外力(國家推動)出現,必然是有泡沫的,因此預見2019,科技創新泡沫進一步放大,在投資上,為資金提供了方向,並增加了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

人才集聚,城市創新力和競爭力差距持續放大

圍繞著科技創新,連續19年跟蹤調查區域創新能力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研究中心教授柳卸林課題組,11月24日發佈了《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8》。報告從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5個指標體系所囊括的百餘個指標進行綜合評估,評分在30分以上的只有8個城市,30分以下的有23個城市,另外,排名第一的廣東,其創新得分是排名第八的山東創新得分的兩倍,這意味區域創新差距大,而創新指數所代表的包括人才聚集、投資聚集、創新環境越發激勵,城市競爭力差距將進一步拉大。科技創新帶動的區域競爭力聚焦,進一步放大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而這種矛盾並不是市場經濟能夠彌合的。

2019科创预测:全面开花,泡沫升腾,内忧外患,裹挟前行

科技替代需求成為第一生產力拐點,科技扶貧氛圍漸濃

回顧改革開放40年,雖然總設計師鄧小平多次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最直觀的感受是“需求是第一生產力”。改革開放40年,人均GDP從1978年385元到2017年5966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334元到2017年25974元,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從1978年的184元到2017年18322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推動了合理消費需求激發,內需成為經濟發展推動力。

準確來說,在過去的改革開放40年,需求是第一生產力,企業家創造了從無到有的產品,從無到有的消費體驗,而40年過去,消費需求逐漸飽和,購買邏輯從需求購買到愛好購買,對產品品質的要求,從物美價廉到優質正品,科技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改變了產品體驗,改變了生產效率,改變了售賣的模式。

而當科技成為第一生產力,科技對社會的貢獻就會進一步被放大,科技扶貧最早見於1986年。早期的科技扶貧是狹義的,其宗旨是應用適用的科學技術改革貧困地區封閉的小農經濟模式,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其資源開發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促進商品經濟發展,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新時代的科技扶貧應該是廣義的,意為通過科技力量提高貧困區域生產力,為貧困地區提供就業崗位,用科學技術讓生產要素進一步流通。

90後是科技硬件消費原住民,為科技買單,湧現新一輪消費電子紅利

1990年11月,日本遊戲公司任天堂成立,第一代經典消費硬件以娛樂方式進入生活,過去的28年,手機、電腦、筆記本、耳機、VR/AR、平衡車等消費硬件以平民價進入千家萬戶,滿足工作和生活娛樂,智能化趨勢幸運地進入90後的生活,90後成為科技硬件首批原住民。價格合理、炫酷好玩、為科技感買單意識,這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新一輪消費電子紅利潛在基礎。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例,語言翻譯、語音對話、人臉識別、物品識別等正以一種新鮮感滲透進90後的消費決策中,它們以翻譯筆、智能車載系統、智能家居系統等提升著生活品質,另外由於移動手機普及,新消費理念能快速打穿1線城市到5線鄉鎮,90後的消費習慣趨同,消費理念也趨同,造就廣闊的市場。

圍繞科技創新,無論是90後為科技感買單、創業者矇眼狂奔、還是投資人囊中羞澀、還是李克強總理號召“創新事關國家前途命運”,國家的所有個體都成為科創鉅輪中的一員,唯有同心協力,方才抵達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