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摘要:治窮病難不難

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撰文|蜜姐

今天《我不是藥神》的大火,讓大家認識了一種"新病":窮病。

"窮病"的說法,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種病,是如何纏上大家的。

先說物價的問題。

隨著這一輪房價的上漲,之前上車的人很高興,雖然身負幾十萬、幾百萬的房貸,但好歹吃著泡麵就榨菜的時候,想想自己還是身家幾百萬了。

但今年11月,榨菜卻高調漲價。涪陵榨菜上調了7個單品的產品價格,提價幅度約10%。房貸"好伴侶",也跟房價一起默默走高。今年涪陵榨菜隨著房價走高而成為網紅,作為上市公司,一度股價走高,被稱為被房貸一族捧紅的大牛股。其總市值一度達到242億元。

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這對於本來就負債買房的人來說又加重了吃土的心理負擔。

據我國央行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8年6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9.15萬億元,同比增長12.7%,;上半年增加9.03萬億元,同比多增1.06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3.8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

據公佈的數據估算,我國家庭房貸債務率約為34.29%。

除了央行能統計到的房貸,買房一般還需要父母支持,以及向親戚朋友的舉債,乃至一些人用消費貸來買房等,家庭實際債務水平更高。

而這個數據也是持續上升。2016年末,我國家庭房貸債務率約為31.56%,2017年升到了33.59%。

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而看我國央行公佈的數據,會發現2012年末時,我國家庭房貸債務率大約只有19.75%。

當然,病因通常都是多方面的,除了房貸這個重頭戲,其他的物價也在上漲。

比如,近期星巴克和五糧液等也都默默漲價了。

星巴克今年有些門店關閉等消息不時傳出,而據其官方公佈的信息,前三個季度,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然後星巴克想到的解決辦法出人意料:業績不夠,漲價來湊。

不過星巴克的漲價幅度相比五糧液來說,是小巫見大巫。

據近期其文件流出說,正陸續給各級經銷商下發漲價函,要求自2018年11月30日起,全部產品價格上調10%。,區域涉及四川、河南、江蘇、山東等地。漲價產品包括五糧液股份系列全線產品,漲價幅度在10%-25%。

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對於漲價問題,五糧液官方的表態頗為曖昧:截至目前公司沒有出臺任何關於漲價的官方文件。

但當被追問本次漲價是否僅是經銷商單邊行為時,公司方面稱以官方文件為準,沒有官方文件的事,不做任何評論。

如果窮是一種病,我們是如何病倒的?

一方面是負債的增加,一方面是消費開支成本的上升,自然也容易得"窮病"。

想要病得輕點,病好得快點,就得先控制住負債。這個時期,不再適合加槓桿去博弈,穩住已有的債務就不錯了。管住手,也是十分必要,否則再努力賺錢也經不住造作。

歡迎關注"閨蜜財經":閨蜜看財經,發現財富守護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