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柏柱洋位於福安市溪柄鎮東南方,距市區40公里,是通往霞浦、太姥山的必經之路。四周群山環抱,峰巒綿延,中間一馬平川,良田萬頃。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柏柱洋其實不是地名,是眾高山圍出的一大片盆地,在閩東有這麼一大片田地,當地人就叫洋。依靠這個洋生活的其實是三十多個村的百姓。因洋內的一奇石呈白色,形如白柱,而白與柏同音,故名。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在大革命時代,這裡曾是閩東特委的駐地,葉飛、曾志等曾在此戰鬥,被譽為“閩東的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所以來到柏柱洋,一定要去紀念館裡聽講解,再到閩東特委、閩東蘇維埃政府舊址參觀,所觀所感會讓你不由的身臨到那個戰火紛飛年代。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在紅色土地上,政府還牽頭建起了廉政教育基地,所有遊覽者會在這裡看到有許多眾多雕像和雕刻。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這裡除了是革命熱血的基地,還有許多文人騷客的故事也在這片熱土流傳。

鄭虎臣,福安柏柱洋人,南宋會嵇尉,於漳州木棉庵誅殺奸臣宰相賈似道,名傳千古,是被譽為福安三賢人之一。英雄都是不會被歷史埋沒的,所以為了紀念鄭虎臣,人民為他建立了祠堂。祠堂正門樓上四個大字"精忠報國",正殿中央供有清康熙皇帝聖旨,祠堂柱上掛有文天祥等名人的題聯。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遊走鄉間,周邊的古民居也是古意黯然。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精緻的雕花浮窗,栩栩如生的人物印刻其間,不施裝飾,被歷史雕琢的光澤生輝。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牆面的壁畫雕刻,因時間抹去了部分顏色,剩下的色彩卻也是格外的有韻味,殘而不破,時光與建築的藝術是無法描繪的模仿的。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柏柱洋還有一座見證了柏柱洋往昔千年的古寺,他是建於唐朝獅峰寺。他是國家重點文物保持單位。因早年閩東蘇區的紅帶會便在這裡召開,這座古寺便有了紅色印記。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獅峰寺內景,獅峰寺曾迎來明武宗大駕,寺內還有武宗題寫對聯一幅。門口廣化禪林也是武宗手跡。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這個是唐朝木構建築,中國現在僅存兩座,一座就是這裡。木構頂樑上有古手書,當今吾皇萬歲萬萬歲,現在仍清晰可見。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1988年,就在這個古寺內院,領導主政寧德期間,在調研紅色遺址時,也曾到過該寺,在寺中就餐。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而這棵千年古柏也是大有來頭。未有獅峰寺,先有千年柏,可見這棵柏樹的歷史了。千年柏的下端是口井,井水千年不竭。被譽為聰明泉。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寺內水蓮。聰明泉流動的水源源不絕,養育了一池水蓮。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獅峰寺像一位千歲老人,靜靜的駐足在這裡,遠遠的看著柏柱洋,望著他的不斷興榮和自己的歲月漸長。

福安這片熱血土地,被譽為閩東延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