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建筑的房屋保存最久的是多少年?

我国的房屋建筑,以佛寺、庙宇等各种殿宇建筑保存时间最长,因为当时在建造这些建筑时,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材料用得高级,构造方法坚牢,技术精巧,有些地区干燥,不受潮湿的影响,所以保存时间久。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正殿、芮城五龙庙等等,都是唐代大中年间(847-859年)前后所建的,至今已1100多年。这些建筑现在都没有腐烂,可以说它们都是木构建筑中最大、最早的建筑。

木构建筑的房屋保存最久的是多少年?

那么,如何使一座古建筑寿命长,使其年代久远呢?

首先,应该选用粗大的材料,选用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工匠来施工,材料的质量比较好,这样才能达到寿命长的目的。

木构建筑的房屋保存最久的是多少年?

其次,一座房屋四面的墙壁(外壁)要砌筑得很厚。墙壁厚重,可使建筑的地基、基础随之加强坚固与厚重。

木构建筑的房屋保存最久的是多少年?

第三,屋顶要用粗大的材料,才能扛住屋顶层的重量。在屋顶层除椽木之外,上加较厚的望板,板上加席,席上加铺泥土层,其上再铺以灰瓦。这种做法之特征,主要是屋顶的厚度与墙壁的厚度基本相仿,这样才能保持房屋寿命,才能使这座房屋的使用年限长久。如果不这样做,人们为了节省材料,把房屋盖起就算了,虽然不是偷工减料,但也马马虎虎,把屋顶做得甚薄,这样下雨时便会漏水,漏水多了,屋顶首先腐烂、破坏,然后房屋逐步坍塌,这样的例子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