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上文我們講過李鴻章利用一次歷史的眷顧,登上了歷史舞臺。而清朝滅亡以後,中國境內軍閥混戰。其中有一個人曾經獲得過一次相似的機會,這人是誰呢?說出來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三不知將軍”張宗昌。張宗昌是山東人,少年闖關東,在海參崴作了土匪。武昌起義以後率領幾百人投靠了當時的山東都督胡瑛,繼而投靠了直係軍閥馮國璋。1920年,已經是師長的張宗昌被打敗,自己的部隊被解散。無奈之下,只能投靠了當時的奉系軍閥張作霖。

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張作霖劇照

當時的張作霖,正處於第一次直奉戰爭的失敗之際,正忙著延攬各方的人才。張宗昌當過師長,領過兵,但是張作霖面對隻身來投的張宗昌,只給他一個憲兵營長的職務,想掂量一下張宗昌的分量。營長就營長吧,張宗昌明白自己的處境。

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張宗昌

而以前的吉林督軍,被張作霖排擠出吉林的孟恩遠趁奉軍新敗之際,拉攏了一幫土匪想重新霸佔吉林。這時候,奉軍剛遭遇大敗,張作霖的大部隊要時刻提防關內的直係軍閥的進攻,對於後院造反,雖然很是惱火卻無可奈何,分不出兵來。這時候的情況和李鴻章當初的狀況很相似。張宗昌主動請纓,帶著一個營的人馬就去吉林平叛,沒想到,孟恩遠收買的那幫人竟然是張宗昌做土匪的老熟人。

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張宗昌的白俄姨太太

孟恩遠本來就摳門,折騰了一陣子的,答應給這些土匪的很多錢都沒有兌現。而這些土匪一見老大哥回來了,連仗都沒打直接投降了。張作霖大喜,直接給張宗昌升了旅長,讓他駐防吉林。而張宗昌闖關東的時候認識的好多白俄人,這時候正被蘇聯紅軍打出了國門,在中國東北混日子。

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張宗昌的白俄軍隊

張宗昌趁機收羅了一萬多名白俄舊軍人,中國從清朝末年養成了見了洋人就怕的習慣,所以張宗昌的白俄士兵逢戰必勝。很多中國軍隊,一對陣看到那麼多白俄人,還沒開始打就紛紛潰逃。戰場上無往不利的張宗昌成了張作霖的福將,一直打到山東老家,最盛的時候控制了上海和南京,做了直魯聯軍的總司令。

歷史曾經眷顧過這麼一個軍閥,因為不學無術,終究還是被拋棄

張宗昌的詩

做了司令的張宗昌開始附庸風雅,雖然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想裝裝文人的樣子,不斷的寫出很多奇葩詩句,並且出版了《效坤詩集》。雖然歷史給了張宗昌機會,但是這種土匪出身的軍閥,連自己的老鄉都禍害,最後落得個被人槍殺的後果。可見一人不學無術,即使歷史給你機會,即使你再假裝有文化,幸運卻不一定能永遠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