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競爭上崗的孩子

有一位到美國探親的中國學者,一天正在家裡看報,突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兩位美國小女孩,一個約八九歲,一個約五六歲。大女孩非常沉著地問他:“你們家需要保姆嗎?我們是來求職的。”學者好奇地問:“你們會什麼呢?年紀這麼小……”大女孩拿著一張工作記錄單解釋說:“我已經9歲了,已有14個月的工作經歷,請看這是我的工作記錄單。我可以照顧你的孩子,幫助他完成作業,和他一起做遊戲……你若不信,可以先試用我一個月,不收工錢,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記錄單上籤個字,有助於我將來找工作。至於我妹妹,她可以用小推車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費的,也只需要你在她的工作記錄單上籤個字。”

讀完故事,在感受到兩個孩子的可愛之餘,也不得不為她們的父母叫好:可以肯定她們的父母一定是善於為孩子參與生存競爭創造條件的了不起的父母,是敢於放手讓孩子出去參與社會競爭的父母,是值得每個家長學習借鑑的父母。

給孩子提供獨立生活的機會,讓他獨自接受生活的鍛鍊。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力,放手讓孩子去拼搏,接受種種考驗。應該謹記“籠裡的鳥兒,永遠也長不大。”

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競爭上崗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競爭力

讓孩子“學會競爭”,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成為當前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兒童競爭意識的培養必須通過正面教育來實現,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堅持訓練,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較好的競爭能力。

一、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評價孩子的標準

我們經常把“孩子真聽話”、“真乖”作為“好孩子”的評價尺度,可以說,這一觀念已經陳舊。從孩子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來看,從小培養孩子具有獨立自主意識,堅強的意志,敢想敢幹,勇於創新、創造的精神及其勇於和敢於迎接挑戰、挫折與艱辛的心理素質才是科學的教育觀念。在教育方式上,家長要轉變原來的“我說你聽”、“我打你從”的教育方式,採取民主的、激勵型的、疏導型的教育方式。同時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書房,走出家庭和小區,放眼世界,放眼未來,樹立雄心壯志。

二、在培養孩子具有創造性思維方面下工夫

可以說現在的學校應試教育既束縛了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也決定了家長循規蹈矩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善於激發兒童的求知慾望和求知興趣,鼓勵孩子勤動腦、動手、動眼、動口,不唯書,不唯上,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嘗試用自己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家長不能拘泥於書本、拘泥於現成的答案和傳統的教育模式來限制孩子,束縛孩子的手腳。當孩子表現出其“新思想”有了“新發明”,家長應及時予以表揚,並鼓勵孩子堅持探索。一個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人,就是一個具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人。

三、培養和發展孩子的個性

發展兒童個性是目前國內外教育界的一個熱點問題。這是因為人的個性質量中的能力、性格、氣質、意志以及需要、動機、興趣、愛好、信念、情感等,能反映人的能動作用和主體意識,是和一個人的創造力、競爭能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

發展兒童個性應從兒童本身的需要、興趣出發,讓孩子不但有廣闊的知識背景,更有幾種特殊才能和本領,具有較完善的人格,從而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應從小開始,從小事做起。

在培養孩子競爭意識過程中,也應讓孩子明白,競爭不應是狹隘的、自私的,競爭者應具有廣闊的胸懷;競爭不應是陰險和狡詐,暗中算計人,而應是齊頭並進,以實力超越;競爭不排除協作,沒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集體信念,單槍匹馬的強者是孤獨的,也是不易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