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10、中非共和國(法語:La 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英語: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簡稱中非,首都:班吉,中非國土面積:62.3萬平方公里,是非洲大陸中部的內陸國家。中非國土面積為62.3萬平方公里。中非東部與蘇丹和南蘇丹交界,南同剛果(布)和剛果(金)接壤,西與喀麥隆毗連,北同乍得為鄰。全國共有大小部族32個,主要有巴雅、班達、桑戈和曼吉阿族等。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桑戈語。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9、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普什圖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فغانستان‎),簡稱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阿富汗國土面積:64.75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位於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阿富汗的位置有不同的定義,有時候會被認為處在中亞或者南亞,甚至被歸類於中東地區(西亞)。阿富汗與大部分比鄰的國家有著宗教上、語言上、地理上相當程度的關聯。阿富汗的北部和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接壤,東部與中國以及部分巴基斯坦控制查謨-克什米爾地區(有爭議)接壤,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

阿富汗的名字在普什圖語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圖人的地方”,而普什圖人亦是現時國內人口最多的族群。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8、贊比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ambia)首都:盧薩卡、贊比亞國土面積:75.26萬平方公里,是非洲中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大部分屬於高原地區。北靠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鄰坦桑尼亞,東面和馬拉維接壤,東南和莫桑比克相連,南接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西面與安哥拉相鄰。

贊比亞因贊比西河而得名,也是剛果河的發源地。銅礦較為豐富,別稱為銅礦之國。贊比亞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一千萬人口中約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內。相比周圍各國,贊比亞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交通。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7、多民族玻利維亞國(西班牙語: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 ),(法定)首都:蘇克雷 實際政府駐地:拉巴斯,玻利維亞國土面積為109.8萬平方公里,簡稱玻利維亞,是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周邊與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相鄰,法定首都為蘇克雷,實際政府駐地為拉巴斯。全國以高原地形為主,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其中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米,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6、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埃塞俄比亞“, 臺譯“衣索比亞”,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國家。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高原佔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首都是亞的斯亞貝巴;埃塞俄比亞國土面積:110.4萬平方公里。

埃塞俄比亞具有3000年文明史。1993年5月24日,埃塞俄比亞的厄立特里亞省舉行“公投”,宣佈獨立。埃塞俄比亞成為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5、馬裡共和國(République du Mali),簡稱馬裡,首都:巴馬科,馬裡共和國國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是西非的一個內陸國家,向北與阿爾及利亞、向東與尼日爾、向南與布基納法索和科特迪瓦、向西南與幾內亞、向西與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接壤,是西非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它的北部邊界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大多數人集中在南部,塞內加爾河源於這裡。馬裡國家面積的2%是農用地,同時80%的勞動力在農業工作。

曾是加納帝國、馬裡帝國和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189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稱法屬蘇丹。1904年併入法屬西非洲。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自治共和國,定名蘇丹共和國。1959年與塞內加爾結成馬裡聯邦。1960年9月22日獨立為共和國。1979年成立第二共和國,1992年成立第三共和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4、尼日爾共和國,首都:尼亞美;尼日爾共和國國土面積:126.7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尼日利亞和貝寧交界,西與馬裡和布基納法索毗連,東同乍得相鄰。總面積1267000平方公里,總人口1720萬(2013年)。全國有5個主要民族:豪薩族(佔全國人口的56%)、哲爾馬-桑海族(22%)、頗爾族(8.5%)、圖阿雷格族(8%)和卡努裡族(4%)。官方語言為法語。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3、乍得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Chad),簡稱“乍得”(或譯查德,阿拉伯語:تشاد‎,法語:Tchad),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北接利比亞,東鄰蘇丹,南與中非共和國接壤,西南與喀麥隆、尼日利亞為鄰,西與尼日爾交界。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恩賈梅納,乍得國土面積:128.4萬平方公里。

乍得國名以境內最大湖泊——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境內最高峰是位於撒哈拉沙漠的庫西山,全國共分為三個主要的地理區域:北部的沙漠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中部乾旱的薩赫勒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較肥沃的蘇丹草原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乍得有超過200個民族,法語和阿拉伯語是官方語言,伊斯蘭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2、蒙古國(蒙古語:Монголулс,英語:Mongolia),簡稱“蒙古”。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之間,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蒙古雖然不與哈薩克斯坦邊境接壤,但其最西點到哈薩克斯坦的最東端只有38公里。蒙古國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 ,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佔全國總人口的45%。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1271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368年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經常在邊境與明朝發生衝突。16到17世紀起蒙古開始受到藏傳佛教影響,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範圍。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宣佈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俄羅斯的控制下又宣佈獨立,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1924年成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下,1946年中華民國承認其獨立地位。東歐劇變後,蒙古爆發民主革命,並於1992年頒佈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更改國號,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1、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哈薩克語: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簡稱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哈薩克斯坦國土面積:272.5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與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接壤,並與伊朗、阿塞拜疆隔裡海相望。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盤點世界十大內陸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