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討論」南京大學毛維準副教授對南大高層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南京大學毛維準副教授對南大高層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作者:毛維準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最近,悟空問答《網傳南京大學半年內大量教師離職,其中不乏長江學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引發廣泛關注。關於這個問題,南大一位副教授的感言回覆值得我們警醒。桂子先導整理如下:

網上流傳一份南京大學近半年的離職教師名單,其中不乏千人計劃、長江學者的專家。為什麼短期內這麼多學者離開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出了什麼事?是因為待遇嗎?

南大毛維準 南京大學亞太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答題人是南大校友,也是南大教師,更是局中人;當然,我是出去轉了一大圈十二年後回到母校任教的,不是網上所謂的近親繁殖。

感謝母校的教導,感謝南大的栽培,所謂愛之深恨之切,這些日子也一直在看南大校方的反應,終於等到了校方的一個情況報告與反思。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南大這些教師輸出是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出臺之後爆出來的,我個人也為之一驚,後來打聽了一下,這個名單只是一部分。

一方面,教師流動在當代社會與高校圈應該看作一個正常現象,也應該是開放社會的標誌。南大有輸出,也有引入,不過南大自身的宣傳力度跟不上,或者覺得引人之後應該悶聲發大財。與此同時,目前大城市的集聚效應開始展現,在上海周圍,南京必須應對上海的虹吸,也必須應對杭州崛起的衝擊。還有,其中若干出走的同事都是優勢學科裡面出走的,可以確定是,其中有外面學校的待遇誘惑,不能否認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機制也在學校內部存在著。

另一方面,這麼多教師離職的確是不正常的。待遇肯定是重要的原因,畢竟是每個人特別是青年教師都需要養家餬口。我是副高職稱,但是我的工資真的不足以支付我目前的房貸,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碼字,苦苦。

有人說,不就才幾個人嗎,與南大整體相比還是少,但是多不多不能用平均數或者比例數來計算,大牛是按個計算的。走了一個院士,你可以用1/南大所有員工來計算,約等於零,但是這是不對的,因為這是標誌性人物,雖然略有違反平等,但是的確有加權效應的,我作為普通的青椒,我是這樣認為的,不要給我扣大帽子。還有人說,南大若干大師,走了一個大師還有若干個,這句話可能除了北清二校敢說,沒有任何一個學校能夠如此張狂,南大更不應該如此,說了這個話無異於掩耳盜鈴。請靜靜等待2017年長江學者評選的結果吧,很可能又是一個衝擊,這種也不是用大年小年可以聊以自慰的。

南大的待遇低已經不是什麼新聞,而是日常了,從我們上學時南大待遇應該穩居南京no.1了,當然是倒數的。南大若干老師這些年都是靠情懷在活著。誠如一位少壯派長江學者所言,南大的長江學者待遇在國內應該是國內最低,並且名義上的收入到手後也會大大打折,不走的南大老師,都是靠情懷與真愛在活著。還記得以前有個教師效率榜,南大還一直推崇,如果考慮到待遇,殊不知這是對南大教師赤裸裸地嘲諷。

不過,情懷這種東西是不能持久的,你讓我靠情懷撐一年可以,兩年也可以,三年也行,那麼四年五年甚至十年呢?這實際上是一種透支。這種透支以前就有,並未根本改變過,只不過這些年伴隨其他高校待遇的繼續提升與人們忍耐度的降低,在這任領導任期內爆發而已。特別是,周邊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甚至於上海大學與其他學校給的待遇的確誘人,甚至南京同城也有若干學校給出了令人心動的待遇。而南大自身卻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大的改觀,這個問題無論如何都可以上升到學校領導層面,當然,這次學校層面也承認了問題所在。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希望校方能夠認清形勢,找出問題所在,別躲躲閃閃,把南大的危機給渡過去,南大多次低落又多次崛起,這次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那麼多的A,如果能夠認真對待的話,相應學科重回A+也是有可能的。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作為南大的青椒也提出三點表態與建議。

1. 作為南大青椒,我不棄船,大難當頭,更得共同奮鬥,有問題大家一起扛,且看下次評估。

2. 希望南大能夠同時推動外部引進來和內部長起來兩個路徑,而不是走入極端靠外部引進來的誤區,畢竟基礎文理科,完全靠外部是不行的,學校應該做好外部人才與內部人才之間的平衡,不能厚此薄彼。

3. 制度之僵化,責任之推卸,時間之浪費,科研之消磨,真的需要用心去改變了。校方也應該有個基本的態度了,不作為或者不給人改變的感覺,那麼同學與校友的心會被磨得冷淡的。那時才是南大老師、學生和校友真要擔憂的時刻。

南大加油~~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另外,一位網名叫女子兵法的資深媒體人也對這個問題做了回答,如下:

南京大學的具體情況我不是很清楚,但實際上,高校之間的“搶人”大戰不是近期才有。正常情況下,人才的流動是件好事情,儘管對於流出校來說,可能有些尷尬和不情願,但對整體學術環境而言,卻未必是壞事。就像顏寧離開清華去普林斯頓時所說:“換一種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

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高校的“搶人”大戰中,更多搶的是各類人才計劃的入選者。尤其是在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之後,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科學家、院士等高層次人才,成為一些高校的重點搶奪目標。

待遇無疑是最重要的砝碼。

根據財新的報道,在中國大學間,“帽子”的平均定價水平大約為:“長江”“傑青”學者“年薪100萬元+1套住房+20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而凡每年有能力申請到省部級以上課題和發表兩篇A類論文的學者,定價組合為“年薪80萬+1套住房(或200萬住房補貼)”。

比如,華東政法大學在2017年的師資招聘中開出“最高房貼800萬、最高年薪100萬”的優厚待遇;暨南大學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分別開出200萬和100萬“購房補貼和安家費”的條件;華東理工大學則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提供120平米以上的高標準教師公寓或60萬元以上住房補貼(含安家費);華東師範大學為“青年千人”入選者提供一次性免稅的住房補貼180萬元。

高薪酬高待遇競價搶挖人才在大學之間早就不鮮見,為此,一些高校不惜傾其所有。其結果,一是有“帽子”的人才的頻繁流動,他們可以選擇條件更好、待遇更高、更適合自己的院校,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而且,隨著“流動”,身價可能越來越高;二是一些不發達地區、不那麼知名的高校叫苦連天,連教育部長都不得不呼籲,東部高校要對中西部高校手下留情。

人往高處走,簡單的限制擋不住“流動”的腳步。只是,對於真正的學者而言,能留住他們的恐怕不只是待遇。所謂留人留心,能留住真正的人才,也就留住了更多的老師。

親愛的各位網友,感謝您的關注。為了加強與關注者之間的互動聯繫以及線下活動聯繫,請添加微信號1264273178(請備註個人姓名和單位以便通過審核)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ID:sinozhuge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長按二維碼關注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副教授領銜的“一帶一路”與海外利益研究團隊。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研究、海外投資風險、華僑華人、海外公民安全、海外軍事存在、地區動盪與證券市場、反恐研究、海外重大工程項目風險評估,“一帶一路”反腐機制研究。本團隊歡迎關於“一帶一路”與海外風險課題合作,請用單位抬頭紙加蓋公章,打印合作需求,發送到郵箱[email protected]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大家讨论」南京大学毛维准副教授对南大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感言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