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三個姓,在被問“您貴姓”時不用說免貴,是哪三個?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交往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問,“您貴姓?”這時候我們都會回答一句,免貴姓X。因為對方稱呼你的姓氏為貴姓是表示尊重,而回答免貴,則是表示禮貌。但是在我國有三個姓氏,可以說免貴的,是哪三個呢?


我國有三個姓,在被問“您貴姓”時不用說免貴,是哪三個?


我們都知道,姓氏在我國曆史悠久,遠古時期有八大姓氏,後來這八大姓氏的後人開枝散葉,繁衍發展,演化出許多不同的姓氏,至今在中華大地上已經有了幾百個姓氏。在宋朝是,更是有人將全國的主要姓氏彙集成《百家姓》,在民間廣為流傳。姓氏,不僅是血脈相連的見證,而且代表了其血脈自古以來所賦予的榮耀,比如說,在唐朝時期人們以姓李為榮,在漢朝時期,人們便以姓劉為榮。


我國有三個姓,在被問“您貴姓”時不用說免貴,是哪三個?


話歸正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問到“您貴姓”時,有三個姓氏,是可以不用說免貴的,而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正是歷史上的榮耀賦予了這三個姓氏這樣的“特權”。

這其中第一個姓氏是張姓,張姓是我國大姓,在我國統計的各姓氏人數排名中,張姓居全國第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但是它能夠不說免貴,不在於它的人數多,而是因為“張”是玉皇大帝的姓氏,相傳玉皇大帝是一位姓張的道士,他經過種種磨難最終修煉成仙,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玉皇大帝是九五之尊,如果和玉皇大帝同姓,自然是不必說免貴。


我國有三個姓,在被問“您貴姓”時不用說免貴,是哪三個?


第二個姓氏是孔姓,這個原因比較好懂,是因為孔夫子,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儒家很多禮法觀念都已經融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孔子作為至聖先師,他的姓氏也不用說免貴。


我國有三個姓,在被問“您貴姓”時不用說免貴,是哪三個?


第三個姓是國姓,所謂“國姓”就是古代帝王家的姓,比如說唐朝的李姓,漢朝的劉姓,明朝的朱姓,都是國姓,在古代也是不用說免貴的。只不過新中國建立之後,我國是一個現代化的特色社會主義共和國,人人平等,所以也就沒有國姓一說了。諸位看官,您貴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