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2018年夏天,“譚卓”這個名字,正式進入大眾視線,為人熟知。

先是火遍全國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後是霸屏暑期檔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觀眾發出驚呼:原來高貴妃就是鋼管舞女郎。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做演員,不做明星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角色紅、人不紅”,直到“高貴妃”下線、觀眾對這個角色的憎惡逐漸轉變為愛和同情,“譚卓”這個名字和她主演的其他作品才被陸續“八”出來:

2009年,出演婁燁作品《春風沉醉的夜晚》女主角,一出道就入圍戛納最佳女演員獎;之後,陸續接拍了多部文藝片:《hello,樹先生》、《追兇者也》、《西小河的夏天》、《暴裂無聲》,還有演了5年的話劇《如夢之夢》……片酬低、受眾面小,沒有一部讓她“大紅大紫”,但部部堪稱經典,連徐崢都不無羨慕地感嘆,“羨慕你沒接過爛片”。

而譚卓給自己的定位也很明確,“做演員、不做明星”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進了娛樂圈的人,為了成名,或多或少都有無奈,要麼是受到環境影響不得不爭名逐利,要麼是被裹挾進複雜的人際關係裡、不得已演一些連自己都不堪回首的作品。

但譚卓在選劇本上,從沒有受迫於任何因素,只是“從心所欲”,這不得不說說她媽媽的教育觀。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讓孩子“為所欲為”的媽媽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譚卓的媽媽,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媽媽”,女兒想幹什麼“出格”的事兒,媽媽不僅不阻撓,還推波助瀾、“助紂為虐”。

小時候譚卓喜歡上了滑冰,媽媽直接買了兩張票,一張給她,一張是媽媽的“陪練票”。不僅如此,媽媽還問冰場裡的高中男生是否可以教她女兒。

上網剛開始興起時,又是媽媽主動找到兩個男生,教女兒使用電腦。

即便初中時期的譚卓喜歡上了蹦迪,媽媽都沒有多加阻撓,而是隻要告訴同行的人都是誰就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星貓親子家園】公眾號

所以,對這樣一個媽媽,女兒也願意她進入自己的世界,於是,就出現了譚卓因為人手不夠而叫上媽媽一起組隊打遊戲的事兒,還耐心地教她,最終和同學們鏖戰了一整夜。

可是,作為一個媽媽,對於孩子哪會有真正放心的時候。

在每個晚歸的夜裡,譚卓的媽媽都會熬夜守在窗邊。

在一次採訪中,譚卓說,“這種教育我覺得特別有智慧跟力量。她可能也會想,我是不是應該去找她,我的孩子會不會出什麼事。但是,她戰勝了很多東西。”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正因為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所有的慾望都有了釋放的出口,譚卓說自己從來沒經歷過青春期的叛逆

媽媽對於譚卓,懷著關愛甚至擔心但卻不禁錮、不打壓的態度,也給了譚卓極強的安全感。

作為媽媽,應該告訴孩子的是,你在可以的年齡,儘管去喜歡,去試試,讓你自己去感受哪些是對,哪些是錯,而媽媽永遠在那裡守望著你,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在不該現身的時候悄悄隱退。

於是,長大了的譚卓,選劇本也是“從心所欲”,“爆紅”的機會當前,她卻毅然轉身選擇了更多“費力不討好”的文藝片,默默地、也勇敢地做自己。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最高級的教育,是讓孩子長成本來的模樣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小時候的譚卓,打架、不遵守紀律、不按時完成作業,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眼裡的“壞孩子”,卻被媽媽當成“大人”。

譚卓說,從懂事起,媽媽就不把她看成孩子,任何事都會徵求並仔細考慮她的意見。

而這種尊重,讓她從小就擁有獨立的判斷力和對自我的掌控力,也讓她比同齡人看起來成熟、清高,甚至是“不接地氣”。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星貓親子家園】公眾號

不愛學習的譚卓,進入青春期卻突然顯示出寫作上的天賦。

一向注重孩子自由發展的媽媽自然給她買了各種風格的書,既包括張愛玲、三毛那些被一般父母看做“言情小說”的大忌之作,也包括希臘古典神話、科幻書等。

譚卓的媽媽有著開放的教育理念,注重保護孩子的天性。

熱愛讀書,給了她一顆熱愛探索的心,讓她從小就認識了世界,因此也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有人說,這麼驕傲、這麼視金錢名利如糞土,是因為譚卓小時候家境殷實。

的確,小時候家裡經濟條件好,又被家人寵上天,讓她好像無需去為“賺錢”這件事發愁。

但就是這樣的譚卓,可以自己孤身一人在紐約、以每天10美金的標準生活,學語言、學表演;

也是這樣的譚卓,為了拍好“藥神”裡一段僅有20秒的鋼管舞戲,把每天一小時的訓練生生延長到三小時,為了速成不惜使用蠻力,最後導致雙腳側面全是淤血,腳踝軟骨粉碎;

還是這樣的譚卓,為了《延禧攻略》裡那場經典的貴妃醉酒戲,她穿著20斤的服裝,頂著20斤的華麗頭飾,咬著一個鑲滿各式珠寶的純金酒杯,轉身、下腰、拂袖,苦練了20多天,拍攝的時候一條通過,在場的人,於正、戲曲老師、乃至她的司機,都無不為之動容,恐怕這也是“高貴妃”這個角色從可恨可憎變得可愛可憐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教育」譚卓媽媽的教育觀,告訴你怎麼培養出“為所欲為”的孩子

相比那些動不動就找替身演員的“小花兒”、“小鮮肉”們,這樣的譚卓可不像是家裡寵出來的驕縱女生,而是敢拼夠狠的東北大妞兒,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願意為之付出一切。

譚卓說,想到童年,她眼前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家裡的洗衣機在嗡嗡作響,爸爸在外面擦車,錄音機裡放著《粉紅色的回憶》;和舅舅一家去森林裡野餐,捉蜻蜓,觀察蜘蛛網,聽小溪拍打著石頭……

只有心裡充滿愛和自由的孩子,才能時時記起童真的樂趣,感受著生活的美好,充滿昂揚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星貓親子家園】公眾號

不僅如此,心裡時時是堅毅的、樂觀的,才能勇敢地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坦坦蕩蕩地大步走下去。而來自家庭的教育,往往決定著孩子的心,是輕盈透亮還是陰鬱暗沉。

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種人生境界,也許有的人早就達到了,也許有的人一生難以望其項背。

這取決於一個生命在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充分的尊重,得到適當的養護,從而在營養充沛的空間裡綻放生命本來的華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