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隨著新年的鐘聲漸近,我們即將送別2018,迎來2019。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們收穫了無數正能量的故事,這些溫暖和感動,激勵著我們前行的每一步。今天,讓我們回首2018年那些呈現在文字中的力量,點點滴滴,照亮你我。

兩位古稀老人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吳惠民在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公益推廣活動現場讀家書

“我們決定死後將遺體捐獻醫學研究,感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爸爸媽媽死後,喪事從簡,不搞什麼儀式。通知大慶眼科醫院、齊齊哈爾醫學院、區紅十字會,請他們及時接受遺體……”這是79歲的吳惠民老人和老伴兒寫給兒女的一封家書,今年2月,兩位老人成為了人體器官(遺體)捐獻志願者。

生如夏花之絢爛,去如秋葉之靜美。自2010年我國啟動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工作試點至今,已有越來越多人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也正是有了這些人的成功捐獻,才讓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重獲新生。

目前,大慶市已完成捐獻角膜25例,遺體26例,簽訂24份器官捐獻登記表,簽訂近500份遺體、角膜捐獻登記表。但捐獻器官數量同需要器官移植治療的患者數量相比,兩者間仍存在巨大差距,需要更多人來了解人體器官(遺體)捐獻並志願加入到隊伍中來。

我們希望,器官捐獻者的義舉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未來,當捐獻器官不再是新聞,而成為一種常態,那才是捐獻者義舉留給我們的真正意義所在。

闞春玲履行承諾,送老人“回家”

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3月16日,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離退休職工管理中心主任闞春玲帶著退休職工王忠的骨灰登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將王忠的骨灰安放在其父母墳旁。老人終於回到了50多年魂牽夢縈的故鄉,闞春玲也完成了7年前對老人的承諾:送他回北京老家。

闞春玲是油田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從事的工作也是別人眼中瑣碎甚至有些費力不討好的活兒。可就是這個外表柔弱的女子,在平凡的崗位用她的堅守和真情,讓老人們的心中永遠充滿著溫暖。

其實,在油田,有很多像闞春玲這樣紮根基層、從事離退休職工管理工作的基層幹部。他們用真情、用樸實無華的奉獻換來了老人們的稱讚,用貼心的服務溫暖著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正是他們,讓油田一代代締造者倍感欣慰;正是他們,讓新一代油田人心無雜念、帶著昂揚的鬥志投身到新時期大慶油田的再次起航中。

東油教師趙瑛傑返還59.8萬元善款

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2017年9月3日,東北石油大學教師趙瑛傑年僅5歲的女兒在學習舞蹈時意外摔傷,導致女兒胸椎以下創傷性截癱。為了籌款救女,趙瑛傑發佈了賣房廣告,並通過“輕鬆籌”12小時內籌到598319元善款。2018年9月3日,趙瑛傑拿到了因果關係鑑定結果後,為了履行籌款時對捐助人的承諾,她毅然將所籌的善款返還至捐助者賬戶。

趙瑛傑的行為透視出這位人民教師誠實守信、自信自強的優秀品德,也為“輕鬆籌”的受捐者做出了一個榜樣。同時,也為這個民間網絡籌款方式的長久生存,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95後女碩士為救白血病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

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磊磊手拿黑龍江省紅十字會頒發的榮譽證書

12月6日,八一農大2017級微生物學專業學術性碩士研究生磊磊捐獻了17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這份“生命的火種”用於救治一位蘇州的3歲白血病患兒。

出生於1995年的磊磊是我市第13例、黑龍江第108例、全國第7873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我市目前年齡最小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捐獻,讓愛潮澎湃,磊磊的行為彰顯大愛。她和我市其他12位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一樣,用實際行動傳遞溫暖,他們的出現讓城市暖意融融。

目前,磊磊的身體狀況恢復良好。她希望通過自己捐獻的經歷讓更多人消除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恐懼,正確認識造血幹細胞移植,加入到中華骨髓庫,為更多的生命完成“接力”。

多名醫生對發病路人施以援手

2018回眸大慶 這些正能量溫暖你我

4月17日,龍南醫院創傷手外科護士王苑在從廈門飛往哈爾濱的飛機上,救治突發心臟病的女乘客;10月23日,哈爾濱西站一名乘客失去意識,哈醫大大慶校區畢業生趙婧杉毫不猶豫地為其展開緊急施救……

在飛機上、火車上、汽車上甚至旅行的路上,當有人突發疾病時,或有產婦要生產時,醫護人員都會毫不猶豫地衝出來予以幫助。因為他們的救治,新生命得以平安降臨,突發性疾病得到及時控制。

在救人者經常被誤解和傷害的時下,醫生在病人危難時依然選擇挺身而出,因為救人是他們的本能。“我只是做了一個醫生該做的事兒。”感人的善舉往往被這句話輕描淡寫地帶過。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有同樣的感受,得到病人信賴會讓他們更加奉獻自己,看到病人的笑臉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來源/大慶油田報·都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