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提起三不管,老天津人應該都不陌生,都說這地方惡霸橫行、是地痞無賴的樂園。這話不假,可仔細想想,要真是滿三不管跑的都是地痞無賴,那麼多生意吃誰去?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其實舊社會的三不管,雖然號稱“法外之地”,但有一套屬於他自己的規矩在運行著。怎麼打架、怎麼“立棍兒”、怎麼偷東西,甚至賭場怎麼滾賭,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規。今兒咱就聊聊這個滾賭。或者用現在的話說,叫“逆襲”。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過去三不管的賭場,叫做“寶局”,不過天津人呢,更習慣叫他耍錢場子,裡面也是各種各樣的賭法都有,最受歡迎的,就是“押寶”。

就跟快板裡唱的一樣,四塊銅梆加一木,三面是黑一面是紅。寶具分四面,一叫歸心、二叫白虎、三是出門、四是青龍。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魯迅先生在《阿Q正傳》裡寫過:“假使有錢,他便去押牌寶,一堆人蹲在地面上,阿Q即汗流滿面的夾在這中間,聲音他最響:‘青龍四百!’聽著挺高端的,其實就是4百大子兒押四點,一翻一瞪眼。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耍錢自然有輸有贏,輸紅眼了,老婆孩子褲衩都賭沒了,還想賭!怎麼辦?老天津衛有一套自己的規矩,可以賭手指頭。

當然,怎麼賭也是有規矩的,不是切的多賠得多,好傢伙輸紅眼了咔嚓一下把胳膊卸了押上。贏了人賭場歸你了?那擱現在過個雙十一得多少商家傾家蕩產!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這是有自己的技術標準的,首先,用小刀把左手小手指頭第一節切下來,然後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著這一節,放到賭桌上,指尖要對著莊家。全程不能皺眉,喊疼更不行了。但凡哼出一句來,立馬有人出來把他打一頓扔出去。這陣就看定力了,得面帶微笑,跟莊家說“開寶吧!”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全程表情要冷酷,如圖

開寶之後假如輸了,那莊家就用竹竿把這個手指頭挑起來往垃圾堆一扔,賭徒乖乖離開賭場,大家就當無事發生。要是還想切其他九個,立馬出來一堆人打一頓扔出去。沒有那個規矩,手指頭就能賭一次,好麼都輸紅眼了來回切,回來一看賭場裡一堆機器貓,沒有的事。

舊時的三不管賭場:“兄弟,賭個手指頭嗎?”

而且少了個手指頭的賭徒,再進寶局的時候,莊家都會特別留心甚至直接不接待了。不是勸他戒賭,而是手指頭都輸了的人,還指望能有多少錢?

如果真的贏了,當然,十賭九詐,可能性很小,萬一贏了,之前輸的錢也不退,莊家會把這人請到樓上,把手指頭包紮一下,然後從這以後,每個月按時來這領一份錢。從此就算吃上這個寶局了。

不過這錢也不是白拿的,掌櫃的又不傻,真出了事,要抽個黑籤,抽個死籤,這種人都是第一個送出去的。所以一旦領了這個月錢,那基本上就是為非作歹得過且過。因為這種人都知道,這月拿了這個錢,下個月有沒有命拿,還另說呢。

這就是解放前的天津三不管寶局,其實十賭九詐,無數人在三不管的賭場裡輸的傾家蕩產血本無歸。賭博,從來都是坑人,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沾,所謂不賭為贏,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