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前生500次的回眸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前世多少次的回眸才能換來今生的同窗四年?---題記

引子:一封詩歌形式的邀請函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今年上半年,幾位同學相約在重慶的長江江輪上開個同學會,我們商量後決定用一首詩歌代替邀請函,讓這次同學會顯得更加富有詩情畫:

白駒過隙/星星眨眼/一番風花雪月的洗禮

幡然醒悟/走進校園/我們已經走過了40年

韶華有失/桑榆未老/斜照的夕陽/正等待著你我

那最美的一抹彩虹/把它裝點/熱情的語言

是黃昏相約的請柬

同學們:

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你 最極致的嫵媚/ 他 最紛繁的風采/我 最柔軟的纏綿

這封邀請函成功地讓我們班的同學們於2018年8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天,在風景如畫的長江三峽遊輪上歡聚,這是同學們大學畢業四十週年後的重逢。

有歌唱的是“再過二十年我們來相會”,這是四十年的相會。少女成為了婆婆,俊男成為了爺爺…,真是往事只能回味,歲月是把殺豬刀。但是我心裡仍然有你,留下美好,其他都無關緊要。祝長江輪的你她,笑容依然甜美。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東北大學校園一角

這次同學聚會,我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前往,但看著那些聚會時拍下的照片,那些同學們熟悉的身影,四年同窗生活的無數情景歷歷在目,如夢幻般浮現在眼前,禁不住要提筆留住心中噴湧的思緒。

1.差距

77、78級同學年齡差別之大,超出人們的想象。我班35名同學50年前後生的不到十人,他們是被文革擔誤的一代,最大的46年生,同專業的另一個班有45年生的。中間段是55-58年出生的,人數為十人左右,他們高中畢業後沒機會參加高考,早早地走上了工作崗位。小的一批是60後,人數最多,他們趕上好時代了,應屆高中畢業後就參加了高考,也有更小的是62年生的。他們通過全國統考,從全國各地走進同一個教堂。

他們中有的已為人父母,有的下鄉4年、當兵4年、當工人4年,現在來讀書4年;有的已是省會城市副市長的秘書,待遇好過大學畢業生;有的也是公社的書記,完全有可能升到縣裡去當官…。有母子同上大學,在一個學校不同的專業,父親因沒有考入重點,為家庭考慮,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大學夢等等。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本班級(金相2班)畢業合影

2.三啞

人生中因為有你,我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剛入學時,我短跑成績百米13秒,同寢室的同學達男很輕鬆的贏了我,一問百米12秒;我手榴彈500克能扔45米,在高中學校運動會上可以拿名次,一天我們與77屆的一個班同時上體育科,他們班竟然有3個同學750克的手榴彈仍40多米,750克我只能扔30米;再是我乒乓球在杭州市小學組比賽中曾打進過前十六名,在與同專業另一個班的福建小個李斌的比賽中,輸得是這麼沒有脾氣。這是一啞,沒有傷筋骨。

二是我班55年生的班長馬桂武曾這樣點評我,象茅坑的石頭又臭又硬,讓我猛醒。說起來我也是一個有主意的人,也當過多年班長,但在大學同學們的閱歷、處事能力面前顯得這麼微不足道,這是我的二啞。

最重要的是學習方面,被農村來的、小地方來的同學,壓著喘不過氣過,這是我真正啞的地方。也就是三啞,它傷及我的靈魂。讓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讓我一輩子都知道夾著尾巴做人。

感謝你們,人生中有你們真好。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東北大學(東北工學院)老照片

3.債

瀋陽的幾年我有哪些人情債?

王以真,我媽的發小、閨蜜的哥,當時是遼寧紡織研究所的所長,我媽委託他照顧我,他非常盡心。每二個星期叫我去他們家吃一頓飯,他們二口子都是上海人,飯菜合我口味,加上他家的氣氛適合我,我基本每二個星期去一次。如不去,他會一直在我的宿舍門口等我。

劉向榮,我爸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搭檔,一個書記、一個班長,他在遼寧建築學院任系主任,叫我去他家吃飯,因東北口味、加上他們夫妻倆老張囉著給我介紹對象,我不太舒服,找出種種理由少去他家。

殷達男,我的同學加同室好友,帶工資讀書,且每月有56元鉅款,經常帶我出去吃餃子、看電影…。

暢會元,我的同學且大哥,54年生,瀋陽人,曾帶我們一幫同學去他家吃飯,豐盛晚餐我現在依稀還有印象。

楊孝同,我大學同學,南京人。大學畢業時我曾路過南京,去他家蹭飯。南航教授別墅二樓,嫂子的手藝,讓我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這些人情債,我該如何還?有人說,銘記也是一種償還方式。

4.寒暑假

高中時曾看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一直激勵著我: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1978年時,杭州到瀋陽火車39小時,2夜2白天,我們學生只能買坐票。累了,在3人座下鋪幾張報紙睡一會兒。聽經歷過文革的同學說,已經比串聯時好多了,當時火車上沒有空隙,只能睡在行李架上。因為有個象愛因斯坦、居里夫人那樣拿諾貝爾獎的夢,加上旅途上的勞累,大學期間我基本沒有回家。在校用功、鍛鍊、勤工儉學…

真正的自習我是從大學開始的,中小學時代的優秀應該說是老師優秀,他們將知識提煉了再提煉,我們掌握的都是重點中的重點。進入大學後,一切都得靠自己,要自己提煉書中的重點,為此我的學習之路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有時一本書看下來不知道它講什麼,只得重新再看,反反覆覆。

鍛練。大學期間我堅持每天沿操場跑三圈,風雨無阻,每天的運動量大概在1500米左右,練得我腿硬而有彈性,象動物小鹿一樣。記得大學剛畢業時,我在西湖斷橋鍛練,一人騎自行車飛車下坡撞到了我的後腳,他嘴啃泥,摔得真不輕,起來後不停地向我道歉。我問摔壞了嗎?他說無事,我立馬走人,因為我一點痛感都沒有。

勤工儉學。我們學的專業,不象學計算機可以幫忙掙錢。給別人補習功課又怕誤人子弟。於是假期裡只能跟著同學去學校挖土,一立方米給1.5元。我使出吃奶的力氣半天才挖了一立方米,掙1.5元。同學中最多的挖了3立方米。挖完後我口乾舌燥,買一個麵包、一瓶桔子汽水,化1.5元。同學笑問我幹啥來了?我苦笑的回答:鍛練身體。

5.奮起

星期天在家看在日本的美女同學發來的《鋼鐵,前所未聞的故事》(1-11集),感觸良多。記得剛上大學時,聽一幫老師在談論寶鋼,投資300億,只能生產坯不能生產材,且是世界二流技術,似懂非懂。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年產鋼鐵2600萬噸,鋼鐵屬稀有資源,靠國家計劃調撥。九十年代中期自行生產小汽車前蓋板,二十一世紀初自行生產核電站熱交換無縫鋼管,現在生產航母甲板鋼材等,靠中國專家們自身的努力、模仿、趕超…,現在中國已是鋼鐵大國,正在向強國邁進。在這裡一要感謝一重、二重,二要感謝寶鋼、鞍鋼,三要感謝林興、李國豪、曾樂等一批領導、專家、技術骨幹。

1900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說:鋼,就是國家。這雖然是一個歷史發展階段不可跨越的技術、物資,但也是一個民族振興的凝聚力、戰鬥力、創新力的象徵,現在我們仍然需要在許多領域崛起,由大變強。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東北大學(東北工學院)大門 (老照片)

6.趣事

上午寫了之五,兄長說不算回憶錄,要求重寫。玩玩的地方都有人要求這麼嚴格,難。

我們是學鋼鐵的,之四上我提到過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百鍊成鋼,一點不錯。當鐵被脫碳至2.11%以下,即成為鋼。我們的專業就是在鋼中加微量元素,通過不同的方式冷卻,達到所需要的性能。

記得大四在鞍鋼實習時,正常的處理總是達不到所需要的強度或韌性,工程師們教我們在出爐的鋼上澆尿,相當於加微量元素,即可達到要求。這就像燒菜,原料、調料都相同,廚師就是燒的比你好吃,關鍵在於火侯與時機的掌握上。

記得因為過年不回家,食堂會給每人發一塊麵粉和若干餃子餡,讓同學們自己包,然後放入編號的籠裡蒸。第一次,我不會包又不願求人,結果包了一個大餃子,蒸了三籠都沒熟,除夕只能吃生的餃子。

記得有一次回家,途經無錫去玩,因習慣於北方餛飩按兩計算的方法,要求營業員來半斤餛飩,營業員問是一碗碗上還是一起上,我說一起上。好傢伙一起上了十碗餛飩,擺滿了一桌。所有營業員都探頭看我怎麼吃?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大學時代的八位美女同學合影

我們班有八位美女,這在工科班級裡實屬難得。其他班男生經常羨慕地向我們班打聽女同學的情況,均被我們班男生非常警惕地檔回。那時的大學,男女同學之間更多是友情,即使那位男生有點愛情苗子,一般都藏在心頭。偶爾幾個大膽追求,均不得要領,敗下陣來,直到大學畢業,居然沒有一對能夠花開蒂落,喜結良緣。後來多少年,只要同學聚會,男生們總會唉聲嘆氣,78金相二班男生不行,都讓肥水留了外人田。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八位美女同學杭州再重逢(2015年)

7.情結

父母曾當過兵,從小我就有當兵的情結。當兵的人乾淨利落、雷厲風行,特別是他們能跳出自我考慮問題,讓我敬佩。初一時我差點當潛水兵走人。大學畢業前,有工程兵、裝甲兵、防化兵三個兵種的參謀與我談話,說已看過我檔案,只要我點頭,馬上可以穿上軍裝當兵,且一年以後可以當中尉連長,但是這時我當兵的情結已經沒有啦。

其次,我同學大楊在與別的系足球比賽時,脾臟被踢破,全班同學流輪到病房陪夜。他父親南京航空學院教授為表示感謝,給我們全班同學上了一堂飛機主軸熱處理的講座(為敘述方便,只說與我們專業有關的內容)。他說其它都相同,我國熱處理後的主軸只能使用300小時,而德國、日本可以使用2000小時,我記在心裡。

大學畢業時我的論文題目就是軸的激光熱處理。為此,我去了401廠,老師告訴我進殲7車間需要蓋4個章,其中二個是安全部門的.因為殲7代表當時我國最先進的飛機發動機制造技術,內行人通過看發動機的弧線,就可以推算出其的最大推動力。我還去了長春光機所,使用當時國內最大功率的激光發射器處理飛機主軸材料,對比處理前後材料性能的變化。當時該所的領導專門跟我們講了其前任領導蔣築英就是杭州人,他英年早逝,需要找接班人等等。後來同學們知道之事,跟我打趣,當時你如留在此所,現在應該是院士了。哈哈,人生沒有如果。

8.不同

我們住的學生第四宿舍隔一條街就是瀋陽音樂學院,由於生活範圍較近,我對他們有些認識。

我們學滑冰,借的是長刀,滑的是直線,通過速度和身體的協調性展示運動美;他們借的是短刀,滑的是弧線,通過轉圈和形體動作來展示舞姿的美。

開篝火晚會,他們是專業的,我們是業餘的。但對於我這個沒有音樂細胞的人來說,鋼冶專業的蒙古小夥唱的《敖包相會》,我班的陳家林同學唱的《香港之夜》,與蘇小明(其當時正在沈音進修)唱的《軍港之夜》同樣好聽。

我們看《追捕》、《血疑》等電影,看的是情節,感受的是作者想表示的思想。他們看的是穿戴、色彩、音樂。看完後,我們最多與同學交流一下觀後感,哼一下電影主題曲。他們會穿戴與電影主人公相似的服飾,用他們擅長的樂器彈奏電影主題曲。

這就是邏輯思維強與形象思維強的人的不同。

9.同學情

大學四年的相二班團隊,團結、友愛、上進、多元,全班35個同學來自21個省市,通過四年的同吃同住同學習,彼此影響頗大,感情至深,是人生任何階段的同學都無法比擬的,同學間已成為摯師益友。以往的聚會都在瀋陽舉行,一直由瀋陽的同學操勞。現在是時候換地方了,現在退休的同學已超過一半,有時間來打理之事。

大學期間換班長一次,由55年出生的天津同學替代了48年出生,曾是山東某地公社書記的同學,原因是老哥想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我自認為自己要求不高、能力還行,在小學時就自己燒菜做飯、縫補自己的衣褲。但大學時棉衣髒了,拆洗後不知如何再把它縫上。同室好友內蒙同學張繼鋒自告奮勇,幫我縫上,雖然活幹的不是很漂亮,但他巳經盡力了。

大學的四年,我是從鐵到鋼的昇華,對我此生影響頗大。相識四十年的同學們,雖然我們現在身處五湖四海,多個國家,但彼此心靈相通,有事無私的幫助,讓我倍受感動。此生能遇上你們真好!

「陳建山」韶華有失,桑榆未老,寫在大學同學相識四十年之際

金相專業同學畢業三十年在母校合影 (2012年)

(完)

*版主編後小注:作者:陳建山 ,1978-1982就讀於東北大學(原東北工學院)材料系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現在在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任職。

*版主自注:薩堡兒,工科大學畢業,從事製造業,愛好閱讀及旅行。業餘主持“薩爾茨堡”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