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祕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購物中心的室內設計所包含的話題眾多,以往的文章中,我們常提到動線設計、衛生間規劃,也對地面設計進行過深度解析。在一個設計合理的購物中心空間中,各個環節一定是相互作用與配合的,就像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邏輯統一,絲絲相扣。今天,我們想要分析的是購物中心內的自動扶梯。作為商業空間內必不可少的運營工具,自動扶梯的設計與規劃背後有怎樣的邏輯與規律,在此之上又能怎樣最大化地發揮其實際應用功能與感官效果?

自動扶梯在購物中心裡承擔了極其重要的一項職責,即垂直動線對消費者的引導。“客流即是現金流”,大門將消費者引入購物中心室內之後,自動扶梯將他們輸送到各個空間節點,這些節點就是引發消費的起點。

購物中心其實是較早應用自動扶梯的公共空間。自動扶梯的發明者是一位來自美國密歇根的學者 Nathan Ames,他於1859年拿到了自動扶梯專利,但緊隨著他在1860年逝世,自動扶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幾乎沒有被應用。

直到接近40年後的1898年11月16日,英國倫敦的哈羅德百貨(Harrods)才率先作為商業空間安裝了一部自動扶梯,當時的人們還在稱其為“移動的樓梯”。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為了這部移動的樓梯,許多人慕名而來想要體驗乘坐的感覺。這部最初的自動扶梯扶手由224塊皮帶拼接而成,且輸送高度並不算高。但對於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來說,乘坐自動扶梯驚險又刺激,哈羅德百貨還不得不為乘坐扶梯上樓的顧客準備嗅鹽以壓驚。

自動扶梯也是從哈羅德百貨首次應用起,才真正作為工具在公共場合廣泛被使用,如火車站、公共建築、酒店、倉庫等地。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時間過去120年,自動扶梯早已是商業空間的常規運營工具,它的設計原則也已從單純的滿足輸送功能發展到了佈局與採用類型的合理性,除此之外,自動扶梯如今也常常承載著設計感與美觀性的表達。

那麼,購物中心的自動扶梯設計規劃有哪些原則,又如何與周圍環境和商業特性相配合?

綜合佈局打造的順暢垂直流動

在一個商業空間中,其物理條件是扶梯佈局設計的主要參考。扶梯佈局方式各有利弊,在對其獨立的分析當中並無好壞之分。然而,將其置於商業空間中,其舒適度、合理性以及消費者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則是對設計者整體把控能力的考量。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我們可以先從看似簡單的佈局模式講起。位於英國劍橋郡 Peterborough 市中心的 Queensgate 購物中心在2016年時對其室內自動扶梯進行了改造。Queensgate 與英國其他小城市的購物中心一樣,都體量較小,僅為周圍居民服務。Queensgate 僅有兩層高,涵蓋90個品牌。進入大門後即可看見正對面的順向雙梯,扶梯下便是咖啡品牌 Costa。

這是 Queensgate 室內唯一的一對電梯,看似簡單,其背後實則考量了中庭構造、動線引導、視覺效果等因素。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 閉合動線的唯一“出口”

Queensgate 室內空間佈局簡單,中庭為環形,打造了一個單純的閉合動線。順向雙梯的設計佈局不僅能迅速輸送消費者,也間接地引導消費者在依次走過閉環動線之後才能上下,增大消費幾率。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 底部空間的運用

Queensgate 在雙梯底部安置的 Costa 店面有效填補了電梯底部空白。在走下電梯時,人們會左右觀察,Costa 設置在這個節點能有效接納客流。除此之外,依託扶梯設置店面在視覺上也可規避突兀的視覺感受。

  • 自身缺點的規避

一般來說,順向雙梯雖是商業空間中常見的佈局模式,其缺陷則是在連續上下時需要繞行,並不方便。然而,Queensgate 中僅有一組雙梯,不存在連續上下場景,在利用了其優勢之外還規避了缺陷。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Queensgate 的案例是順向雙梯的極簡室內模型,在加拿大多倫多的 Eaton Center,順向雙梯的應用有了更多維度。Eaton Center 有三層,整體空間較高,其模式類似商業長廊,順向雙梯從不同的位置與方向呈現。

  • 開闊的中庭視野

不同維度佈置的順向雙梯為其高聳的中庭提供了更多被觀賞的機會,去除了扶梯之間的視線遮擋。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從兩個順向雙梯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扶梯的實用性、相互連接的便捷性以及空間的呈現是思考佈局模式的重要因素。在扶梯模式的多樣性上,順向雙梯也有其延伸模式,如躍層扶梯。

在泰國 Terminal 21 購物中心中,順向雙梯則作為躍層扶梯模式出現,並曾在一段時間以內成為世界最長扶梯,約36米。Terminal 21 的躍層扶梯不僅發揮了其高效將消費者輸送至主力 M 層店鋪的功能,也充分展示了順向雙梯模式的不同應用在其室內打造的循環人流效果,最大化了消費者的可到達區域。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一上一下之間,空間方位交錯可帶來更加的展示性;混合佈局模式可填充功能多樣性。其背後實則有著類似生態圈能量傳遞的重要性:節節相傳的同時為每個環節帶來活力。

圍繞佈局的思維發散

除了順向雙梯與躍層扶梯外,扶梯佈局模式還有多種可能。如上文所說,在適當的環境內適配不同佈局,不外乎對人流的引導與空間展示的考量。除了利用扶梯本身特性決定的視野因素之外,人為設計也是重要的一環。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2016年,巴黎樂蓬馬歇百貨(Le Bon Marche)對其室內交叉梯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扶梯在模式上依舊是剪刀交叉式,但對其展示的外立面進行了藝術創作,展現了一副糾纏交錯的奇幻場景。在這場藝術創作當中,不得不說也利用了扶梯模式特性。

  • 目的性較強

樂蓬馬歇百貨利用的交叉梯利於乘梯時的轉換,無需繞行,節約時間。對於樂蓬馬歇百貨這樣的巴黎知名百貨,選用交叉梯利於高效帶動客流,這個核心優勢也在改造時被留存。

  • 將缺點變為亮點

交叉梯的缺陷也容易看出,即在交叉節點處遮擋視線,不具備通透感。在改造時既然無法對此進行改進,設計師便在外立面安置了糾纏交錯的畫面,既增添了趣味性,也不對扶梯的展示性進行進一步的削弱。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交叉梯同樣是常見的購物中心扶梯佈局模型之一。然而,我們能觀察到千變萬化的購物中心扶梯呈現方式,其背後是對基本模型的變通應用。

於1907年開業的德國柏林 KaDeWe 百貨正在改造當中,它也是目前歐洲大陸最大的百貨商店,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改造項目自2016年開始,整個百貨將被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有獨立的大門與中庭。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自動扶梯的改造便也同樣承擔了塑造不同主題風格的功能。看似有些眩暈的佈局實則有著交叉梯的設計核心,唯一不同的便是圍繞著圓形中庭分散著的電梯口。這樣的設計既利用了交叉梯的功能,也豐富了購物中心內的空間與層次感,提升了整體觀賞價值與趣味性。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說起趣味性,有一些購物中心設置弧形扶梯以追求視覺上的差異化。美國拉斯維加斯的 The Forum Shops 即是合理應用弧形扶梯佈局的案例。The Forum Shops 體量較大,有6萬平方米,定位高端,是美國坪效最高的購物中心。其建築設計採用古羅馬建築風格,室內呈長方形中庭,兩邊設有立柱。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在此基礎上,The Forum Shops 採用了弧形扶梯交叉設計,最大限度地為中庭留下了展示的空間,也在視覺上呈現出更寬闊的視野,放大其室內空間,起到了良好的裝飾效果。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可見,利用有限的扶梯佈局模型,可以引發出無限的創意與設計呈現方式。扶梯設計的本質是在垂直方向引發流通循環,在此基礎之上,以形式追隨功能。

購物中心扶梯的奧秘

將已知事物陌生化無疑是一種創造。有限的理論發散出的無數可能性,在商業場景中讓人保持著好奇與興奮。在設計中,功能與視覺都有著強大的力量,承載著人們一上一下之間的變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