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2017年奢侈品市場持續升溫,中國成為了其中最強勁的增長動力,到2018年,這種狀態在國內持續,據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剛剛發佈的《2018中國商業地產活力40城》報告顯示,購物中心的下沉對品牌的帶動效應明顯。二三線城市的奢侈品門店數佔比比上一年度高出7.83個百分點,比例達到近四年的最高值。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我們近期關注到二手奢侈品交易,這個市場在全球增長迅猛,當下規模已經接近250億美元,仍然在持續上升中。據德國金融機構Berenberg預計,在全球,未來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或許比奢侈品一級市場的增速還要高出兩倍以上。

二手奢侈品狹義上解釋就是通過一個客戶行為消費過一次的奢侈品,廣義定義為通過一個購買行為後再次購買或者轉讓的奢侈品為二手奢侈品。

而在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爆發的信號始於線上,集中於今年之內,奢侈品電商在國內開通二手商品交易的功能,而同時多個新晉的國內奢侈品交易平臺、奢侈品租賃平臺均受到了資本的關注。

在全球經濟放緩的當下,奢侈品行業增速也出現了放緩的態勢,二手奢侈品交易被看好。除此之外,這個市場為何會在國內興起?實體商業又為何需要關注?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年輕一代消費觀趨向理性

奢侈品市場的發展態勢,離不開對年輕一代消費者行為觀察的核心。在新一代的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中,千禧一代的比例已經接近60%。但同時他們的消費觀也在發生改變,追求高性價比成為了新的取向,這種變化帶來了共享、二手和租賃為代表的經濟模式的爆發增長。

觀察奢侈品消費者年齡變化,平均年齡從過去的35歲如今已經到了25歲。雖然年輕消費者有旺盛的消費升級需求,追求高品質、最新鮮和超前沿,但也受制於經濟能力,若要在需求和理性消費之間保持平衡,二手奢侈品就成為了不錯的選擇。

除此之外,許多年輕人將復古文化的標籤看作等同於個性和與眾不同品味的選擇,成為自我消費的一種標榜。對於個性的獨特產品興趣就更為濃厚,於是帶有故事性價值的二手物件被廣受歡迎,這也就是Vintage帶來的魅力,感受時間流轉的經典和品質,比如很多90年代的經典款式是當下被追逐的熱門。

美國最大的二手奢侈品在線銷售平臺 The RealReal 曾發佈數據顯示,用戶中95後比90後多出35%,年輕群體成為這一消費市場的增長點。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對比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相似甚至超越

日本是二手奢侈品市場最成熟的國家,形成了整個市場的成熟產業鏈,甚至這個品類中上市的公司已經超過10家,年交易量已高達千億。

追溯日本二手奢侈品的興起,要先看到日本奢侈品消費的鼎盛時期,早在1995年,日本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消費升級需求填滿了奢侈品商業的發展。彼時,日本奢侈品市場規模達978億美元,消費人數達4900萬人,人均消費達1996美元,成為了當時全球最高。

但在經濟大波動下的那次著名的金融危機中,人們紛紛將購買的高淨值奢侈品商品放到二手市場轉賣,從而將資金迴流,也同時進入理性消費的階段。這一次再流通讓日本的二手奢侈品市場興起,逐漸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之一,同時,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相關管理體制,促使市場走向成熟。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日本最著名的 Komehyo 中古店

回顧這個發展可以看出,令二手奢侈品交易崛起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一手奢侈品的存量,存量足夠大才能產生髮展基礎;其次,消費者雖然實現消費升級,但也要擁有理性的消費觀念,才能形成市場的助推力;最後,是管理層面的完善體系需要發展成熟。

回看國內市場,前文我們說到中國如今的奢侈品消費總量和人群數量已經十分龐大,超越了日本鼎盛時期,這類消費往往伴隨著衝動,過渡囤積使商品成為閒置,不利於可持續化發展。同時,年輕一代消費者變化中的消費觀念正在趨向於理性,相較於日本的千億規模,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亟待開發,當然缺少的是對這個新興產業的有序管理機制,也更需要商業的關注深探其未來。

實體商業提供二手奢侈品真正的交易場景

中國出現典當行業歷史較早,1500年的歷史規模也已經形成,資料顯示,到2017年7月,國內的典當行數量已經達8500餘家,基於這樣的發展,未來也將成為新的關注點。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去年,日本的第二大二手奢侈品公司SOU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已經開設了57家實體店鋪,均位於熱門商圈,提供採購、拍賣和銷售的業務,SOU解決了二手奢侈品交易的一大痛點,它的競爭優勢是簡化回收奢侈品的步驟,然後迅速銷售,週轉時間比較短。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SOU旗下,從全球蒐羅的罕見覆古奢侈品專賣店 ALLU

實體商業為二手奢侈品流通提供更恰當的場景。高淨值商品要通過鑑定保證正品和質量,二手奢侈品市場曾是假貨滋生的“溫床”,高品質的二手奢侈品交易門店成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有效渠道之一,業內人士與消費者的面對面交流,能夠讓購買者感到安心。

而除了奢侈品之外,一些當紅的高街潮牌例如Supreme、Off-White,或是新興設計師品牌,以及常見的電子產品等也是二手交易的熱門品牌類別,為這個市場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內容。

我們曾經介紹過的案例——瑞典ReTuna Recycling Galleria購物中心,位於斯德哥爾摩,這裡不賣新產品,反倒專門出售再生、回收或翻修後的物品,提供了整體的二手商品交易的商業場所,購物中心內有15家商店,主營的二手商品包括服裝、傢俱、家裝用品、電子產品等。

當奢侈品消費攀上高峰,下一個是二手奢侈品交易?

ReTuna Recycling Galleria

ReTuna 秉持的是“可持續發展不是抑制購物和減少生活用品,而是通過現有的資源獲得更多”的精神,這也是二手交易市場的重要精神內涵,對於高淨值的奢侈品來說更是如此,即怎樣成為一門“可持續”的好生意。

創新的從來做的不是“標品”,而是關注“非標品”的生意,對於實體商業來說,二手奢侈品或許是個好的答案。不斷更迭的時代,流行也代表著易被淘汰,如何持續探索新意,如何留存舊時的美好,正是需要探討的,更加深層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