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憂於事,故能無憂

文|泰然自若

先憂於事,故能無憂

​謀事是成事之基“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深謀遠慮、多謀善斷,也都說的是謀事的緊要。謀事與成事密切關聯,謀事是成事的前提和基礎,不想事、不謀事,就談不上成事。謀事,需要的是責任、智慧和經驗,需要形成深邃而獨到的見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是吃不善於謀事的虧,或是不具備謀事的本領。

先憂於事,故能無憂

先憂的目的是為了解憂。先憂於事,料事在前,精心運籌,是成熟和高明的表現。事先預想應對之策,就能避免事中犯急、犯難、犯愁。看看身邊的人和事,大凡憂患意識強、辦事如履薄冰的人往往勝算在握,而那些“馬大哈”、稀裡糊塗的人又有多少成功可言。

思之愈深,得之愈豐

這是報紙上一篇文章的題目,言簡意明。思考,貫穿著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概括,是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目的是形成理性認識,能動地指導實踐。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許多真知灼見都是思考的結晶。思考得越深入,工作的思路越清晰。思想的深度也往往決定著工作的力度。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反過來講,不思考就擺脫不了膚淺和盲目。不善於思考的人,就不善於工作。

真話出之於真情、真心

著名將領餘秋裡曾經說過,作為領導幹部,要堅持兩條,對上面,要敢講真話;對下面,要鼓勵大家講真話。我覺得要做到這兩條不容易。真話出自於真心、出自於真情,緣於對事業的摯愛。敢講真話需要勇氣和底氣,需要拋棄名韁利鎖的束縛。無私才能無畏。心想事業、情繫下屬,才會說真話,報實情。

先憂於事,故能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