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本文由維C公寓傳媒原創發佈,作者貓寧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庭苑公寓設計的共享區域

業內人士說長租公寓到了難熬的時期,可庭苑公寓的聯合創始人符先群卻認為這是最好的時期。

作為深圳本土的品牌公寓商,庭苑公寓並沒有像其他公寓方一樣跳進“爭做二房東”的市場大潮裡、走“拿房-租房-拿房”的老路,而是一開始就將關注點放在了品牌打造和運營管理上。

面對不是很良性的市場環境,很多公寓方都選擇了冷靜觀望,而庭苑公寓的輕資產運營卻一如既往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用符先群的話說,正是因為市場行情不景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業主和公寓方意識到品牌運營的重要性。在當前情勢下,無論是大的房企還是小的二房東,都更傾向於更專業的第三方服務商介入,對他們而言,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樣的發展才能持久,而且收益最大化。

而這正是庭苑公寓最擅長的專業領域。

做公寓行業的店小二

今年10月16日,住建部、財政部聯合印發《推行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的試點方案》,確定在浙江、安徽、山東、湖北、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等8個省(區)開展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試點。

針對這一點,符先群表示,這恰恰說明了庭苑公寓正在做的事是大勢所趨。

作為品牌公寓運營商,庭苑公寓對自己的定位是要“做公寓行業的店小二”,專注於為廣大業主、公寓投資人提供服務輸出,包括創意空間設計、標準化運營管理等。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庭苑公寓的loft戶型

符先群說,這段時間他和中小公寓方的接觸是最多的,到了年底淡季,很多公寓空置率上升,這很容易引起公寓方的焦慮。

另外“國家隊”和大型房企的進場也讓中小公寓方深切感受到生存環境的窘迫。打造品牌優勢、提升運營能力成為了共識,很多中小公寓方都希望能和庭苑公寓合作,“抱團取暖”。

此外,一些進軍長租公寓領域的大型房企,諸如萬科、碧桂園、華潤等團隊線下也和庭苑公寓做了一些行業知識交流與探討。顯然,這不單單只是市場的選擇,更是對庭苑公寓的運營能力與口碑的認可。

庭苑公寓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標準化的運營和社區化的管理相結合。將“公寓門店運營”和“公寓物業管理”服務雙軌輸出給業主和住戶,一方面保證服務質量,一方面方便運營管理。這種創新的服務模式,使庭苑公寓在同類公司裡脫穎而出,快速地成長起來。

從最初的7個人發展到現在120多個人,庭苑公寓發展非常迅速,團隊涵蓋公寓運營服務各個方面的人才,從國內最早從事公寓的管理人才、舊房改造設計師、酒店管理人才、互聯網技術人才、品牌及自媒體人才到運營管家、安保和保潔,為了確保輸出最好的服務,庭苑公寓一直堅持培養自己的全套運營團隊,從不外包。

做城中村的革新者

有數據統計,深圳的城中村約佔全市住房的六成,大部分來深圳打拼的年輕人都住過城中村,這裡承載了太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深漂者的夢想,對他們而言,城中村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歸宿。

2017年庭苑公寓創立,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城中村改造,和很多外來的年輕奮鬥者一樣,城中村也是庭苑夢想起航的地方。

發展至今,僅1年零4個月的時間,庭苑公寓已經成功打造了公寓門店90多座,旗下運營管理房源規模已超6000套,多數房源來自城中村改造。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庭苑公寓設計產品圖

在符先群心裡,每座城中村,都有著自己的靈魂,而庭苑公寓要做城中村的革新者。

城中村是深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客觀問題也不容忽視。年頭久遠的農民房老舊失修,不僅居住條件簡陋,更潛藏著大量的安全隱患。此外,隨著長租公寓的興起,未改造的房屋毫無議價能力。

城中村的革新進度將直接影響深圳城市更迭換代的腳步,而庭苑公寓想在這個步伐里加點自己的節奏,“我們想做點接地氣的事——挖掘城中村的價值”,符先群說。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庭苑公寓設計產品圖

庭苑公寓,作為近年深圳本土崛起的長租公寓品牌運營商,圍繞城中村存量物業,執行“統一改造、統一招租、統一管理”的綜合運營商模式,提供價格從幾百到幾千的不同公寓產品,全方位滿足深漂租住群體的核心訴求,與社區規劃融為一體,營造一個“宜居宜業”的雙宜租住環境。

打造品牌公寓生態圈

專注於對城中村的改造,不僅讓庭苑在業內收穫了很好的口碑,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城中村不會成為城市進階的“孤島”,反而會是融入城市的新名片,庭苑公寓讓這張名片更亮眼。

“這裡原本是一個收廢品的垃圾站點,通過與社區的合作,庭苑公寓對此進行改造,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符先群介紹道。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寶安區庭苑辦公樓大院

一個乾淨的大院子,矗立著一座二層小別墅,作為辦公區域,旁邊有庭苑設計的公寓樣板間,供合作方隨時參觀,院子四周的牆壁上鑲嵌著廣告牌,全方位展示著庭苑的運營模式和未來的願景——

“我們的運營是分為三個階梯的,基礎運營、品牌運營和生態圈運營,我們最終要做的是打造公寓品牌生態圈,用公寓帶動周邊的商業,吃、穿、住、用,都可以在公寓的輻射區域內進行。”符先群說。

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願景,任重道遠,但這座垃圾回收站點的成功打造,讓政府和城中村業主都有了信心。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寶安區庭苑辦公樓大院夜景

“三、五年內的計劃我們都做好了,對未來的形勢也有預估,現在的一切運作都在按計劃進行。”

符先群篤信庭苑的未來會越來越好,他說這是一種信念,而在動盪的大市場環境下,做長租公寓最需要的就是要有強大的信念。

接下來,庭苑公寓計劃藉助資本的力量,一方面提升市場拓展力度,另一方面優化升級商業模式。

但一切還是未知數,具體要按市場的動態隨機調整,但無論未來如何變化莫測,符先群表示:庭苑公寓都準備好了。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1年4個月,從0到6000間,這家公寓植根城中村,賦能城市革新

參會請長按以下二維碼報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