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孩子歇斯底里,孩子對世界報以痛感

微信公號ID:hushenzhixl

1

“我想被緊緊抱住,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

這是日本電影《你是好孩子》的宣傳語。

之所以被這句話吸引,是因為從中感受到了無法言說的心酸和渴望。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想要被緊緊抱住?

當我問了朋友這個問題後,她的回答是:“特別傷心無力的時候,擁抱可以讓我感覺很安心。”

擁抱,是人與人維持親密關係的一種方式,同時給人一種溫柔而強大的力量,讓人在失落傷心時得以安慰。

電影中的小學老師岡野匡從小侄子的擁抱中體驗到了這種感覺。

工作上力不從心,感情的失敗,讓岡野匡非常失落。

當小侄子像個小大人似的緊緊抱住他,用手輕輕地拍著他的背,柔聲對他說:“加油!加油!……”

這時,岡野匡神奇地放鬆下來,靜靜地享受這一個真心的擁抱。

為什麼小侄子看到岡野匡難受時會想去擁抱他呢?

因為小侄子在模仿媽媽。在他難受時,媽媽會溫柔地把他抱在懷裡,給予他最大的接納。

所以,他也用擁抱去安慰沮喪的岡野匡。

我非常認同岡野匡姐姐說的一句話,她說:“我對那孩子溫柔,那孩子就會溫柔地對待其他人,所以,疼愛孩子世界就會和平。

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終將會成為孩子對待他人和世界的方式。

2

確實,有多少孩子長大後就如同他們父母一樣善良、溫柔、有力量;或者冷漠、自私、暴力……

就像電影中的媽媽水木雅美(尾野真千子飾),一個曾經經歷過家暴的孩子,長大後卻成為家暴年僅3歲女兒彩音(三宅希空飾)的母親。

從電影中,我能感受到媽媽水木雅美其實是想很好地對待自己的女兒,比如,她看到大宮太太和自己的孩子充滿愛意的互動時,她會特別羨慕;

她也會給女兒做精緻的飯糰、帶女兒出去玩、給女兒扎頭髮、和女兒穿母女同款鞋......

然而,當女兒不小心做錯了事,她就會直接憤怒地打罵女兒。

在情緒平復後,卻把自己關在廁所裡,對毆打女兒的過錯行為痛哭流涕,悔恨不已。

但女兒再次犯錯,她就忘了之前的保證,又開始新的一次歇斯底里。

影片中有一個特別深刻的情景。

水木雅美和大宮太太帶著孩子出門散步,彩音想推一下嬰兒車,但是卻不小心把嬰兒車推翻了。

媽媽水木雅美當場沉下了臉,緊緊瞪著彩音,彩音害怕得縮成一團,只有大宮太太笑著安慰彩音。

等回到家裡,媽媽水木雅美馬上變得凶神惡煞,直接扯著彩音就是一頓暴打,不斷地責罵彩音:“做了多餘的事情,丟了我的臉。”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媽媽根本沒有把孩子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只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允許孩子出現一點失誤。

因為孩子做錯了就意味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而自己是沒有能力承受自己不是好媽媽的事實。

因此,當挫敗感產生時,只能憤怒地虐待孩子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3

或許,我們需要思考一下,為什麼曾受過家庭暴力的媽媽水木雅美會讓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忍受著痛苦和害怕?

我認為,從某個角度來說,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 水木雅美認同了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與攻擊者認同”,意思是當你以虐待的方式對待一個人,意味著你曾經被虐待過。

因為不想成為那個被傷害的人,也不想再經歷被暴力傷害的絕望感,於是,我們會在被攻擊之前先攻擊他人,也就是主動成為施害者。

所以,那些曾經被暴力對待的人長大後,如果沒有得到比較好的心理疏導,極有可能會化成一把尖銳的刀刃刺向別人。

很顯然,媽媽水木雅美並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創傷,從而把自己被對待的方式,轉化成了現在對待女兒的方式。

這對媽媽和女兒來說,都是一種不可磨滅的傷害。

第二, 水木雅美在潛意識裡表達對父母的忠誠,也就是變成了父母的樣子。

媽媽水木雅美在無法控制自己暴打女兒時,彷彿是在跟父母說,你看,你把打我當成是愛我,那我就用你愛我的方式來愛我的孩子。

於是,這種被扭曲的虐待之愛就被傳遞了下來。

4

當一個人沒有意識到或者面對家庭創傷對自己的影響時,她是無法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

然而,同樣有過家暴經歷的大宮太太卻過著和水木雅美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大宮太太性格開朗,家庭幸福,總是對孩子充滿愛意和耐心,即使孩子犯錯了,她也會輕聲安慰孩子:“沒關係,那不是你的錯”。

大宮太太身上的這些特質,吸引著水木雅美和彩音。

水木雅美從大宮太太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想成為一個好媽媽的樣子,而彩音從大宮家中深切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納。

其實水木雅美在外人面前,她一直是一個好媽媽,溫柔體貼;但是在家裡,她就變得喜怒無常,希望孩子永遠乖乖聽話,不給自己惹任何麻煩。

當女兒彩音看到媽媽這兩種不同的面孔,特別是媽媽暴怒虐待她時,她是特別害怕和無助的。

因此,每次她做錯事後,第一反應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望向媽媽,如果媽媽的臉色是嚴肅生氣的,彩音首先就會害怕地哭了出來;當媽媽做出‘打人’的動作時,彩音就會舉起雙手,抱住自己的頭。

這是一種自衛的方式。

實際上,一個被虐待的孩子,看到別人舉起雙手,她不會認為別人是想擁抱她,而是投射成對方想要打她,並且充滿害怕恐懼,或者恨意對抗。

5

所以說,擁有一個情緒穩定媽媽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客體恆定”階段,也就是需要媽媽有一個非常穩定的情緒,能及時關注到孩子的需要。

這樣孩子會把一個好媽媽內化到自己心裡,同時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媽媽給到孩子的是不穩定的關係:心情好就把孩子當成寶貝,心情不好就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出氣包’,甚至對孩子拳打腳踢。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直接受到媽媽‘冰火兩重天’的情緒影響,從而變得唯唯諾諾,生怕一不小心把媽媽激怒。

同時也沒有自信去發展自己的人際關係,因為她認為這個世界是危險的,害怕身邊的人會傷害到她。

這種創傷被一代又一代地複製著,如果沒有及時處理,那麼我們可能一生都備受煎熬。

要怎麼才能做到像大宮太太那樣,真誠地面對過去,熱情地享受現在呢?

首先,勇敢地接受無法改變的過去,相信自己有力量擁抱現在。

覺察自己身上有父母一些不大好的傳承,和過去告別。當你跟父母和解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你不認同父母對待自己的暴力方式。

其次,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自己的情緒被孩子無意激起時,首先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表達。

衝動是魔鬼,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時,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給孩子留下不可癒合的創傷。

電影始終是電影,它可以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就像媽媽水木雅美在大宮太太的幫助下,認清了自己,意識到了自己給女兒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最後也一步步地改變自己。

但是,現實中有多少父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呢?或者說,我們要用多長時間才能告別過去,給孩子一個溫柔而安全的成長環境呢?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願在日後,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


更多瞭解,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ushenzhixl(胡慎之)、李伊夢(作者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