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今日元旦,2018年年末的那股強冷空氣對我國造成的降溫影響已趨於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開始緩慢回升。但就在元旦下午,2019年的第1號颱風“帕布”卻已在我國南海南部海域上空生成。不過,關注颱風動態的朋友一定不會對“帕布”的生成感到任何意外,因為本公眾號自去年年底就開始持續關注菲律賓附近和我國南海南部海域上空的幾個颱風胚胎。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2018年12月28日,衛星監測到的初生的南海南部熱帶擾動97W(現已發展成1901號颱風“帕布”

“帕布”的前生應該是去年12月28日在南海生成的熱帶擾動97W。 不過菲律賓附近熱帶低壓在穿過菲律賓並減弱後,其殘餘環流持續地向西移動並逐漸與97W合併,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97W在南海南部海域的發展。

2018年12月31日早晨,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對外發布颱風生成警報,他們認為97W將很快加強為一個編號颱風;12月31日傍晚,中央氣象臺也對外發布了南海熱帶低壓生成消息。

2019年1月1日下午,南海熱帶低壓繼續增強,中央氣象臺將其編號為今年第1號颱風“帕布”。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1901號颱風“帕布”的動態雲圖。

1月1日14時,“帕布”中心位於距離我國南沙華陽礁西南方向約435公里的南海南部海域,也就是北緯6.3°,東經109.8°,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8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1000百帕。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中央氣象臺2019年1月1日15時發佈的2019年1號颱風未來5天路徑概率圖。

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海域在1月份能生成颱風並不罕見,去年的布拉萬、2015年的米克拉、2014年的玲玲、2013年的艾利等都是在1月份生成的。但是在元旦當天生成的颱風卻不多見,監測君查閱歷史資料發現:自1949年 以來,除了5個跨年臺風以外,上一個於元旦當天生成的颱風還要追溯到1955年(颱風Violet)。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近10年以來,每年首臺生成時間。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1949年以來5個跨年臺風從生成到消亡時間及對應路徑。

未來3天內,“帕布”都將在較高海洋熱容量的南海南部和泰國灣海域上空移動,同時受低緯地區較為適中的垂直風切變的影響,它的強度將持續且緩慢地增長。中央氣象臺最新發布的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帕布”的強度將能達到颱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2級)。“帕布”很可能於3天后在泰國南部沿海地區登陸。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帕布”未來移動路徑及附近海洋熱容量分部。


2019年的颱風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1號颱風“帕布”已在南海生成

▲集合預報預測的“帕布”未來移動路徑。

“帕布”的生成預示著2019年的颱風季已拉開帷幕,“解碼天氣”將一如既往地繼續為大家提供最新的颱風動態,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本公眾號的支持、幫助與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