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今年,福建計劃投資約260億元建設“美麗鄉村”,但在建設過程中發現部分鄉村存在建設大亭子、大公園、大廣場等“面子工程”,忽視村莊整治重點;

或者照搬城市模式,脫離鄉村實際;有的甚至存在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等突出問題,將美麗鄉村打造成“村不村,城不城”的四不像。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真正的城鎮化並非物理意義上,而是支撐城鎮化的軟件是否存在。如果不從體制方面改革,盲目去蓋房子,很有可能走上城鎮化泡沫之路。

城鎮化不是城市化

擴大內需是我國發展的戰略基點,也是最大的結構調整。而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正如深圳從小漁村發展為人口超過一千萬的特大城市,帶來投資的大幅增長和消費的快速增加。瘋狂暴漲的背後引來無數地方政府效仿,盲目砸錢宣揚造城運動吸引人流。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掀開美味的糖衣,多數造城運動,往往重視物理意義上的城鎮化。圈上一大塊地,規劃一個新城,蓋上房子,修上幾條公路,似乎就完成了城鎮化,但城鎮化不是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更重要的是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城市的“深”結合鄉鎮的“新”

隨著國內經濟平穩且良好的上升趨勢,未來一二十年城鎮化率將不斷提高,意味著每年將有相當數量農村富餘勞動力及人口轉移到城市。人口過度集聚會帶來更加嚴重的環境汙染、資源匱乏、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想要解決這一困境,必須從深化城市基礎環境和創新鄉村產業結構兩方面著手。

針對城市從建築到基礎設施進行硬件改造,加上“軟件”——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調治“城市病”,目前我國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勞動力發生了本質變化,由一般勞動力轉化為高效、創新的人力資本。城市應當提升創新人力資本聚集,進而形成創新網絡,先進製造和現代服務產業鏈,由此提升城市品質,強化城市競爭力。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針對農村,鄉村振興、特色小鎮和大中小城市網絡化三大關鍵點同時發力,探索“共建式城鎮化”模式,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鎮化之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三農問題解決好,讓農民的住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都有所保障。建設特色小鎮,是作為城市和農村的過度形態和連接點,同時也是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實驗。

城鎮化之下未來空間發展模式

目前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三個城市群為,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這三大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最有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吸納外來人口最多的地區。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新型城鎮化政策之下,中國必須打造更多城市群級。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動城鎮化發展由速度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

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逐步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地區,培育壯大若干城市群。在此基礎上,優先發展區位優勢明顯的東部地區中心鎮、中西部地區縣城和重要邊境口岸成為中小城市。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中鄴觀點:城鎮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因為城鎮化率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逃不開、躲不掉,政府大力投錢也是為了解決中國城鎮化矛盾,但城鎮化推進過程是一個緩慢且複雜的問題,盲目躁進只會造成資源浪費,也不符合城市成長規律。

260億化為泡沫,城鎮化建設盲目砸錢究竟為何?

目前國內城鎮化建設處於試錯階段,未來要做好知錯、改錯的角色,才能實現“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