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很可能再次降息

央行很可能再次降息

降息也意在讓買家重返房地產市場

此次降息不大可能是本輪放鬆週期中的最後一次

自2012年來的首次降息顯示出中國領導人對增長放緩的擔心。

決策者們正在遏制通縮,這已加大了實際借貸成本。用於衡量整體貨幣政策立場的彭博貨幣狀況指數顯示,目前情況比過去十年中的任何時候更加緊張。在許多企業的負債水平已經很高的情況下,降息將有助於緩解償債方面的負擔。據彭博社計算,目前償債成本已經超過GDP的30%,可能會導致不良貸款增加,使可用於投資的資金減少。

降息之後,國企、房地產開發商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將借新還舊,為新項目籌措資金。中國上市公司方面,總負債收入比分別達到27%和17%的航運和鋼鐵行業將受益最大。降息也意在讓買家重返房地產市場。政府或希望看到銷售增強,改善房地產建築活動日漸萎縮的局面,從而帶動對鋼鐵、水泥、傢俱以及家電等相關行業的需求。

銀行機構之前可為儲戶提供基準存款利率1.1倍的利息,如今浮動上限上調至1.2倍。這是朝利率市場化方向走出的一步。假設攬儲競爭迫使各家銀行提供最高1.2倍的利息,那麼儲戶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將維持在3.3%不變。存款利率穩定對家庭收入而言是件好事,儲戶會繼續獲得高於通脹的回報。這也將為消費構成支撐,促進經濟增長向內需轉移的長期目標。

不幸的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儲戶得到保護而且借款人的資金成本下降,那麼就意味著,銀行兩頭受損,利息收益率會縮小。在降息之前,基準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上限之間的差額為2.7個百分點,如今則縮小為2.3個百分點。這為銀行機構提供了選擇。它們可以接受利息收益率縮小以及獲利能力下降,也可以選擇保護自己的利益,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基準之上。

最終可能出現的結果或許是兩者兼而有之。信貸成本的下降幅度可能會小於此次降息的40個基點,在此情況下,借款人得到的益處略有減少,而銀行的壓力也稍有減輕。向改革傾斜不會減輕降息對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的負面影響。

降息的主要受益方是中國的大型國企。回報率較高的小民企通常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因而也不會直接從降息中受益。降息也將促使貸款更快增長。據彭博社計算,企業和家庭借款人的信貸餘額已經達到GDP的209%左右。貸款加速將加重負債累累的企業以及過度放貸的銀行所面臨的問題,導致未來金融動盪的風險上升。降息不是簡單的可以讓企業以更低的利率再次融資,相反,降息實際上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推動貸款更快增長,還是個未知數。信貸成本降低本應意味著需求增強。但與此同時,為沉重的債務、產能過剩以及前景不確定所累的企業並不會急於再次貸款。

此次降息不大可能是本輪放鬆週期中的最後一次。央行很有可能會再次降息。儘管如此,央行將會留意進一步降息在家庭收入、銀行利潤率、更大範圍的結構調整以及去槓桿化方面的負面影響。相對於通常25個基點的幅度而言,把貸款利率下調40個基點非同尋常。央行可能希望首次降息選擇較大幅度能夠一舉奏效,以免未來還需要推出其他大力度措施。撰文/歐樂鷹(彭博社經濟學家)

彭博商業週刊85週年特刊精彩上線!即刻登陸App Store及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載商業週刊中文版APP,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