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 初心猶在——記施洞鎮街道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張廷竹

花甲之年 初心犹在——记施洞镇街道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廷竹

位於施洞鎮區坐落在清水江沿岸的施洞鎮街道居委會,是省級示範小城鎮建設的核心區,有歷史文物張伯修公館、兩湖會館、肖家窨子屋、施洞古碼頭等,條件得天獨厚。

作為臺江縣標準化社區建設試點之一,施洞鎮街道居委會多年來一直保持著“零上訪、零事故、零險情”的記錄,居委會黨支部更是連續幾年被評為鎮級“先進基層黨組織”,2011年榮獲縣委“五好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6年榮獲州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等,大大小小的榮譽掛滿了居委會活動室。這背後離不開一位老支書的辛勤付出和默默的守候。

“既然群眾選出你來當這個支書,就要對得起大家,我的年紀是不小了,但是我一直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項工作,為群眾解難題,帶領支委會的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共同營造一個乾淨文明、和諧美麗的街道居委會。”這是“優秀支部書記”張廷竹的就職宣言更是他的履職情況最為真實的寫照。

花甲之年 初心犹在——记施洞镇街道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廷竹

入黨的初心只有一句話:為人民服務

生於斯長於斯,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施洞人,張廷竹對這片土地和街坊鄰居以及這一灣清水江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也是他當選為支部書記後強大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來源。2010年當選為支部書記,當時已經57歲的張廷竹一上任就給支部班子成員定下了“四嚴兩堅持”工作規矩:“四嚴”是要嚴格落實上下班和值班制度、嚴格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嚴格落實好每日走訪入戶制度、嚴禁優親厚友。“兩堅持”是堅持黨務公開、村委公開和堅持重大事項公開商討制度。

“我們街道居委會共有1087戶,1934人,轄5個小組,常住人口1082人,共有低保戶25戶44人,困難家庭13戶,黨員24人。住在這裡的居民全都是漢族人,基本上都是在鎮區範圍內開店或者在附近上班。最早的一批的老住戶有82戶365人。”走在街道居委會的路上,張支書邊走邊向筆者介紹到。

“汪佩蘭家中只有自己一人,為了維持生活開了一個小賣部,看到她又勤快又能幹,我們就聘請她當保潔員,讓她靠自己的雙手解決生活的困難。”“代世群是個困難老黨員,家中子女又不在身邊,腿腳不太方便,又患有高血壓,我們就安排人員定期上門看望她,天氣不好的時候就送菜送飯。”在居委會活動室,張支書拿出居委會的困難戶名單,戴上眼鏡向筆者一家家描述,這家幾口人,什麼情況,得的什麼病,甚至是吃的什麼藥品,他都十分的清楚和明瞭。

“大部分的居民還是十分的配合和支持我們的工作的,但是遇到不配合工作的群眾,只能疏導不能強硬,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嘛,多去幾次,好好和他講道理,擺清楚,等到他慢慢理解就好了嘛”。張支書笑呵呵的說道。

在得知外在四川務工的街道居委會居民屬周榆的丈夫身患重病無錢醫治,並且家中還有兩個在上小學的女兒,張支書組織起鎮區範圍內四個村(居)的聯合自治委員會人員,及時和屬周榆取得聯繫,並自發組織愛心捐款活動,第一時間將愛心捐款8000餘元匯到了她家,解決了燃眉之急。

“天有不測風雲,哪家還不得有個困難哦。我們作為老街坊鄰居和孃家人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候相互幫助嘛!他們組織這個捐款活動,我第一個就捐錢啦,雖然不多,但是個心意嘛。匯款後張支書他們還將證明都張貼到宣傳欄上,大家都清清楚楚看得到,放心的很。”街道居委會居民張成如是說。

群眾基礎就是在張支書與群眾們一天天的真誠溝通、一日日的紮實工作中積累下來的。

這是一個“有脾氣”又“不服老”的支部書記

“60多歲的人了,還天天忙裡忙外的,白天要入戶,開展日常工作,晚上還要組織黨員學習,也不知道他哪裡來的這麼大的幹勁,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呀都佩服得很哦!”施洞鎮街道居委會副主任張言勇向筆者說道。

雖然已經年過花甲,腿腳有些許行動不便,但是每週張支書都會組織轄區內的黨員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趕場後的第二天一早他就會召集黨員群眾來到河壩邊清理垃圾,穿著膠鞋就到河裡去了,兩個小時下來褲子和衣角都已經浸溼。

在平日的環保的工作中,張支書將入戶座談運用到治理工作中,針對亂倒亂堆垃圾者,全體支委會成員就入戶對其進行教育,責令其打掃,在社區中形成“人人動手撿垃圾、保護家園靠大家”的氛圍。

去年汛期的形勢較為嚴重,連日的強降雨使得清水江水位急速上漲,居住在清水江沿岸的居民和村民的房屋受損、被淹的情況較多,為了保障群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張支書帶領居委會的黨員與全鎮幹部一起,24小時輪流值守在河壩邊,提醒群眾做好防範,做好鳴鑼喊寨。

張廷竹支書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從來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當上居委會支書以來堅持記日記、每日整理工作和開會的筆記的習慣他一直都保持著。為了不斷提高黨員們的理論學習水平,每月的主題黨日他都會帶領大家學習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等。有時候記不住就多讀幾遍,多抄幾遍,直到全部領會了,學通了,做好筆記再來給班子成員和老黨員上課。

為了開展好工作,張支書還學習了使用智能手機,並組建微信工作群,實時發佈每天的工作動態,召集社區的黨員開展“清潔風暴”、安全排查、入戶宣傳等工作。

就是這股子“倔強”的工作勁頭和不服老的“倔脾氣”,讓張廷竹支書在花甲之年還能帶領著一群年輕的黨員群眾“衝在第一線”,扛起了黨員責任的旗幟。

有良好的家風傳承,也有培養後生的長者風範

“我當支書這幾年來,最要感謝的人就是我的老伴呀。平時工作忙,家中的事務都是她在打理。全身心的支持的我工作,一點怨言都沒有。正是家人的全力支持,我才能投入到居委會的工作。”2016年被評為“最美丈夫”的張廷竹這樣說道。

兒孫繞膝之年的張廷竹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但是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身作則的工作作風、時時為群眾著想的工作意識,給家中的子女和孫輩們做出了好的榜樣,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永遠值得流傳的家風。

近年來,施洞特色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發展頗具潛力,返鄉務工人員和在外大學生歸家人數的也隨之增多,為此,張支書又將培養的發展後備幹部作為工作的內容之一,今年他又發展了兩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了一名後備村幹部。

花甲之年 初心犹在——记施洞镇街道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廷竹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創新社會治理,我們居委會黨支部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是要提升社區的治理和管理水平,繼續開展好‘清潔風暴’行動,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還要發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互幫互助當中,不斷提升居民的素質,讓施洞街道居委會更加的團結和和諧,成為全縣甚至是全省的最美社區!”張支書站在街道居委會的活動室門口目光堅定的如是說。

(孫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