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項殘疾人新政策,已有17個地區落實

目前全國已經有17個省、市、自治區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政策。

今年這項殘疾人新政策,已有17個地區落實


今年的6月21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要求自今年的10月1日起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制定出臺本地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

截至目前小編統計,已經有17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相關政策

  1. 擴大救助範圍:部門地區對殘疾兒童救助的範圍從0歲~6歲提升到0歲~14歲,孤獨症兒童納入救助範圍;
  2. 提高了補助標準: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相比以前的殘疾兒童康復補助標準有所提升;
  3. 對象不僅是“戶籍地”人員:在這次的服務對象中,有許多地區規定,可以向“殘疾兒童戶籍地、居住證發放地”進行服務申請,康復救助不僅僅是向戶籍地人員提供,對於跨地區居住的人員也可以享受到這一政策。


湖南

根據湖南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從今年10月起,湖南全面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對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徵的0至6歲殘疾兒童,給予機構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和手術三方面的救助。

該實施意見指出,救助殘疾兒童為有我省戶籍或有效居住證,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徵的0至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

機構康復訓練救助的救助內容和標準為:由定點康復機構為0至6歲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提供視功能訓練,聽覺言語功能訓練,運動、認知、溝通及適應性訓練的全面康復,視力殘疾兒童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元,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孤獨症殘疾兒童每人每月救助1500元。

輔助器具適配救助的救助內容和標準為:為視力殘疾兒童驗配助視器;為重度聽力殘疾兒童提供基本型人工耳蝸(單耳),為聽力殘疾兒童驗配助聽器;為肢體殘疾兒童裝配假肢或矯形器,適配輪椅、坐姿椅、站立架、助行器等輔助器具,輔助器具適配免費。

手術救助的救助內容和標準為:為有手術適應指徵的重度以上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手術,為有需求的肢體殘疾兒童實施矯治手術,聽力殘疾兒童植入人工耳蝸每人一次性救助7.5萬元,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每人每次救助1.8萬元。

福建

《福建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近日印發,明確自10月1日起,貧困殘疾兒童救助年齡段從0歲~6歲提升到0歲~14歲,並提高了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

辦法明確規定,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為0歲~6歲,貧困殘疾兒童救助年齡為0歲~14歲。在救助標準方面,將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不超過1.5萬元、每月不超過15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超過1.8萬元、每月不超過1800元。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不超過1.5萬元、每月不超過1500元。

“殘疾兒童監護人可以向殘疾兒童居住證發放地的縣級殘聯組織申請康復救助。貧困殘疾兒童康復可由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的縣(市、區)人民政府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安排到定點康復機構進行康復。”市殘聯工作人員表示,康復救助補助按照“先申請、後康復、再報銷”的原則,補助時間從申請當月起計算。

安徽

10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出臺,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認定由市、縣(市、區,下同)人民政府確定。2019年1月1日起,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7—14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

《意見》確定康復救助內容,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材配置和康復訓練等基本康復服務。

並將在年底前制定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

四川

近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獲悉,已正式出臺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通過精準對象、精準施策、精準監督、精準管理,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基本康復服務需求。

《意見》明確,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其中,腦癱兒童年齡放寬至12歲;在非特殊教育學校隨班就讀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年齡放寬至12歲;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年齡可放寬至14歲。救助內容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手術的,每名不超過3萬元/年。開展康復訓練的,每名不超過2萬元/年。給予輔助器具適配的,基本輔助器具適配不超過0.5萬元/人、人工耳蝸不超過6萬元/人、助聽器不超過1萬元/人、普及型假肢安裝每具不超過1萬元/人,輔助器具適配後,兩年內不得再救助同一類型輔助器具。

江西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出臺。《意見》明確,到2020年,實現全省0-6歲(不滿7週歲,下同)重點保障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到2025年,實現全省所有0-6歲殘疾兒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復服務。

《意見》明確,我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範圍為具有江西省戶籍,0-6歲,有康復需求和診斷明確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重點保障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它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它經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市、縣政府制定。

《意見》適度調高了基本康復訓練救助標準,將視力殘疾兒童基本康復訓練救助標準,由之前的100元-250元/人提高至1000元/人;將聽力等5類殘疾兒童基本康復訓練救助標準,從現行的每人每年1.2萬元提高至1.5萬元;視力殘疾兒童適配助視器、盲杖每人補助標準為100元;肢體殘疾兒童適配輔助器具每人補助標準為1200元;聽力殘疾兒童適配輔助器具,植入人工耳蝸產品(單耳)每人補助標準為60000元、適配助聽器(雙耳)每人補助標準為6000元;重度以上聽力殘疾兒童植入人工耳蝸手術每人補助標準為12000元;肢體殘疾兒童矯治手術每人補助標準為10000元。

遼寧

遼寧省《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殘疾兒童救助制度自10月起全面實施。

《意見》明確,具有遼寧戶籍,0到7歲,在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等方面有出生缺陷和發育異常、需要進行早期干預和康復訓練的兒童均為救助對象。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的殘疾兒童;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和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可獲得優先救助。

救助內容包含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在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含遠郊)的專業定點醫療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當日往返有困難、需要家長專門陪護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兒童還可以獲得最高限額2萬元的生活補助。

肢體、智力和孤獨症兒童0至7歲逐年連續康復訓練,佩戴助聽器的聽障兒童言語訓練1年,每人每年定額補助1.2萬元;實施人工耳蝸、重度顎裂、下顎裂手術後進行言語訓練費用,每人一次性定額補助1.4萬元。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視力和肢體(腦癱)矯治手術,重度顎裂、下顎裂、脊柱裂手術的殘疾兒童每人一次性定額補助1.2萬元。城鄉重度聽障兒童人工耳蝸產品成本費最高補助限額10萬元,輕度聽障兒童助聽器產品(雙耳)成本費最高補助限額5000元;助聽器驗配調試、助行器製作每人一次性定額補助1200元。

廣西

自治區政府印發《廣西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以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減輕殘疾兒童家庭負擔。該實施辦法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救助對象為我區有康復救助需求且符合條件的0~17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實施辦法規定,優先救助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以及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

救助內容包括:視力殘疾兒童的視力矯治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基本康復訓練;聽力、言語殘疾兒童的人工耳蝸植入、輔助器具適配、基本康復訓練;肢體、智力殘疾和孤獨症兒童的肢體矯治手術、輔助器具適配(為有需求的肢體殘疾兒童適配兒童輪椅、坐姿椅、兒童助行器、日常生活輔具、站立架、矯形器等輔助器具,為有需求的智力殘疾和孤獨症兒童配備防走失腕錶等輔助器具)、基本康復訓練。

康復救助應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報銷後進行,並在補助標準範圍內按實際發生費用給予補助。

陝西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日前正式發佈實施。聽力、言語、視力、肢體等殘疾兒童以及智力殘疾、孤獨症兒童可向戶籍所在地或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組織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後將獲得康復救助。

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含6週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為經評估符合植入人工耳蝸條件的,為其提供一次單耳手術,救助標準每人為6萬元,產品由省殘聯統一採購,術前篩查、手術和術後調機每人補助1.5萬元。雙耳助聽器購置及驗配、調試救助標準每人為6000元。對佩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的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學年。

視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為視力殘疾兒童助視器適配和視功能訓練,每人補助2000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個月。

肢體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為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等足畸形、小兒麻痺後遺症、腦癱導致嚴重痙攣、肌腱攣縮、關節畸形及脫位、脊椎裂導致下肢畸形等矯治手術提供一次性救助,救助標準每人為1.92萬元,訓練時間不少於4個月。肢體功能障礙康復訓練救助標準每人為2.12萬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學年。

智力殘疾、孤獨症兒童康復救助標準為機構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學年。

天津

為了改善殘疾兒童康復狀況,促進殘疾兒童全面發展,減輕殘疾兒童家庭負擔,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本市出臺《天津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辦法》,即日起施行。

根據《辦法》,本市將加強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與基本醫療保險、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有效銜接。在基本醫療保險、居民大病保險與醫療救助實行“一站式”即時結算的基礎上,對個人自費剩餘部分提供限額補助。剩餘部分低於限額的,按照實際發生額補助。

本《辦法》救助對象為年齡在0到7歲,部分項目的救助對象年齡可延長至17歲。具有本市戶籍,或者其父親(母親)有本市居住證並連續3年在本市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持有殘疾人證或有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對於救助的兒童,0到7歲兒童角膜移植手術費用補助每隻眼睛1萬元,唇顎裂手術費用補助1萬元;對0到7歲聽力、肢體、智力、多重殘疾兒童和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康復訓練費用補助每月不超過0.2萬元,每年度不超過2萬元。

對於如何申請,《辦法》明確殘疾兒童監護人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或居住證發放地的區殘聯提出申請。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

寧夏

自治區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了《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決定從10月1號起,提高對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

《實施意見》明確,對戶籍(居住證)在寧夏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實施基本康復救助,標準從每人每年1.2萬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萬元,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費從每人1.2萬元提高到每人1.5萬元。並新增加了視功能訓練內容,為視力殘疾兒童開展視覺基本技能訓練和定向行走及社會適應能力訓練,救助標準每個每年2000元。

《實施意見》細化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明確了康復救助中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的項目和內容。其中,救助內容包括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處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確保寧夏殘疾兒童能夠享受全面優質的基本康復服務,減輕殘疾兒童家庭負擔。

殘疾兒童監護人可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縣級殘聯組織提出申請。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

廣東

《廣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發。據悉,該辦法於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康復救助對象主要為廣東省戶籍0-6歲(截至申請康復救助當年度的8月31日止年齡不滿7週歲,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符合以下救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具備醫療診斷資質的專業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書;具有康復服務適應指徵,通過康復服務可能達到功能重建或改善。

具體而言,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基本服務內容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康復訓練及支持性服務等。

其中,手術包括人工耳蝸植入和肢體殘疾矯治。人工耳蝸植入方面,為1-6歲重度聽力殘疾兒童,經評估符合植入電子耳蝸條件並符合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經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仍需個人自付部分費用,憑醫院開具的有效票據提供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為15000元/人(醫保報銷後個人支付部分低於補助標準的,按個人實際支付費用給予補助);對享受國家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的殘疾兒童,免費為其提供人工耳蝸產品1套,並提供一次性手術費用(含調機費)補助,補助標準為15000元/人。

肢體殘疾矯治方面,為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等足畸形、小兒麻痺後遺症、腦癱導致嚴重痙攣、肌腱攣縮、關節畸形及脫位、脊柱裂導致下肢畸形等矯治手術提供一次性補助,標準為不少於16000元/人,其中矯治手術補助10000元/人、輔助器具適配及康復訓練等補助6000元/人(手術費經基本醫療保險按規定報銷後個人支付部分低於補助標準的,按個人實際支付費用給予補助)。

辦法要求,按照《廣東省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補貼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和標準,為各類殘疾兒童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提供補貼。

山東

9月3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新聞發佈會。

山東把救助對象範圍由0-6週歲擴大到所有法定年齡殘疾兒童,只要是具有山東省常住戶口或居住證的法定年齡兒童,同時具有專業診斷醫療機構出具的相關殘疾或疑似殘疾診斷證明,有相應康復適應指徵或經定點康復評估機構評估有康復潛力,監護人都可以到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申請康復救助。

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離不開資金的保障。規定,定點機構集中康復訓練救助每年不少於10個月,每人年補助訓練費15000元;“機構+社區+家庭”康復訓練救助每年累計不少於3個月,每人年補助訓練費5000元。對需輔助器具救助的兒童,配發基本型輔助器具。康復救助標準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殘疾兒童康復需求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對經評估符合條件的重度聽力殘疾兒童,免費實施人工耳蝸救助手術;對經評估需實施矯治手術的肢殘兒童,免費實施肢殘矯治救助手術。

目前,青島、棗莊、東營等10個市落實了0-6歲殘疾兒童康復治療項目納入醫保報銷政策。濟南、煙臺、濟寧等市為殘疾兒童提供送訓補貼。

甘肅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發佈,規定了救助對象範圍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具體包括三類,含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縣級人民政府制定。

《實施意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分類確定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和內容以及經費保障標準,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首先,關於手術救助標準。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費每人不低於7.2萬元(其中人工耳蝸產品費6萬元、手術費1萬元、調機費2000元)。實施手術的腦癱兒童,每例手術費不低於1萬元;其他肢體殘疾兒童康復費用平均每人不低於1.6萬元(其中包含手術費、術後康復訓練費、輔助器具適配費等)。其次,關於輔助器具適配救助標準。助聽器每人不低於6200元;矯形器、輪椅每例不低於2000元;坐姿椅、站立架每例不低於1500元;助行器每例不低於400元;假肢每例不低於7000元;其他輔助器具每人平均不低於1000元。以上經費中都包含評估、適配服務費。在享受救助年齡段內,矯形器適配每年不超過1次,其它輔助器具每3年不超過1次。最後,關於康復訓練救助標準。視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每人每年不低於5000元;聽力、言語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費,每人每年不低於1.6萬元;智力殘疾、腦癱和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費,每人每年不低於2萬元。

殘疾兒童監護人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提出申請。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經相關部門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殘疾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重慶

為保障全市殘疾兒童及時得到有效康復救助,即日起重慶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據悉,市政府出臺的《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象為:具有重慶市戶籍且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以及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也可放寬對救助對象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

《實施意見》明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內容主要為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具體來說,手術包括為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補助1.2萬元,肢體矯治手術補助2萬元;輔助器具包含免費適配助視器、人工耳蝸、助聽器、假肢、矯形器、輪椅等;康復訓練則規定視力殘疾兒童定向技能行走等康復訓練滿8天,每人可補助1000元,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每年康復訓練滿10個月,每人補助2萬元。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依據本地財力狀況、保障對象數量、殘疾類別等,可適當提高當地的經費保障標準。

凡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監護人可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區縣(自治縣)殘聯提出申請,再由區縣殘聯會同民政、扶貧等部門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由殘疾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貴州

《貴州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於10月1號起開始施行。

《貴州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辦法》明確:康復救助對象為貴州省戶籍(或在貴州省領取居住證)的經濟困難家庭0至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救助內容包括以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手術、輔助器具適配和康復訓練等,既覆蓋了各個類別的殘疾兒童,又涉及了手術、康復訓練和輔助器具適配等各項康復服務。

按照《辦法》,殘疾兒童監護人可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提出康復救助申請,監護人也可委託他人、社會組織、社會救助經辦機構等代為申請。在救助標準方面,手術類補助每人不低於15000元,康復訓練每人每年補助訓練費不低於12000元,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補助每人不超過1000元,裝配假肢、矯形器平均每人補助5000元,助聽器每人補助不超過6000元,人工耳蝸產品每人補助不超過5萬元。

雲南

雲南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提出自今年10月1日起,我省將全面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對符合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實施救助。

根據《實施意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象為具有云南省戶籍(或在雲南省領取居住證)且符合條件的0歲—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中,語後聾的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年齡可放寬至18歲。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也可放寬對救助對象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

《實施意見》明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內容主要為減輕功能障礙、改善功能狀況、增強生活自理和社會參與能力為主要目的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如,視力殘疾兒童可獲得眼科手術、低視力患兒視功能訓練、低視力患兒助視器驗配及訓練、定向行走訓練及適應性訓練、支持性服務及輔助器具適配;聽力殘疾兒童可享受人工聽覺植入手術、助聽器適配、聽力言語康復訓練;言語殘疾兒童則可享受發聲及構音器官矯治手術,發聲功能和嗓音、言語康復訓練及輔助器具適配等。

《實施意見》規定,救助標準為手術費最高補助2萬元,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每人最高補助1000元;裝配假肢、矯形器,每人最高補助5000元;助聽器最高補助6000元;人工耳蝸產品最高補助7萬元。多重殘疾的,按照相應殘疾類別救助標準給予補助,同一類救助服務同一年度內僅補助1次。需持續進行的康復訓練,救助年齡範圍內,每年可申請1次康復救助。

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兒童監護人可向殘疾兒童戶籍所在地(居住證發放地)縣級殘聯提出申請。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由殘疾兒童監護人自主選擇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湖北

《湖北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正式出臺,救助對象為具有湖北戶籍(含持港澳臺居民居住證),0-10歲,診斷明確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兒童身體狀況穩定,有康復意願且家庭成員配合。包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其他經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注:政策以當地為準,諮詢殘疾人更多相關政策信息,可添加小編VX:sunnyq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