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原本打算先上完大學,沒想到先被大學給上了。”網友調侃中帶著一絲無奈。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各種各樣的“威脅”,讓學生畢不了業。

眼下,大學生一臉懵逼:不是說上大學就跟玩兒似的麼?

學生嘛,學業為主,成績不過關,畢業老大難。

2018年雲南大學共有4119名畢業生,有220人因為學分未修滿等原因無法按時畢業,還有6名學生被要求退學。

雲南大學還要求,學生總平均分必須達到70分,才能拿到學位證。大學,已不再是60分萬歲了。

縱使畢業了,也不見得就能拿到該有的學歷,不少大學生享受了本科的待遇,最後卻拿著大專的文憑。

華中科技大學2018屆有18名學生,因學分不達標,從985本科淘汰成了專科。這源於華中科技大學2017年7月20日出臺的一項新政,自2018年起施行。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畢業時卡人也就罷了,平時放鬆放縱放浪一點可不可以?哭到絕望。

上了12年的語文課,大學生還被逼著寫作文,誰讓寫論文時邏輯不通、複製粘貼、東抄西抄。

2018年秋季入學的清華大學新生,面臨首次開設的“寫作與溝通”課。2018年浙江農林大學《大學寫作》課程也正式開講,被教務處列入學校重點建設的通識課程。

不上行不行呢?對不起,這些都是自帶學分的必修課程,不學完畢不了業。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跨過了寫作這道坎,又一座大山——體育課轟然壓頂。

學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安慶師範大學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跑步、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每個項目都能掛掉一批學生。

這是動真格的。安慶師範大學官方微博稱,不信,明年6月見分曉。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大學四年嚴格的不僅僅是學業,生活管理也是事無鉅細

酒是放鬆神器,學生一上大學,全面解禁。然而多所高校的“禁酒令”,在2018年接連上熱搜。

西安翻譯學院不僅禁止學生在校內喝酒,而且校外喝酒也被禁止。學校不僅在校門口設門衛檢查,週末或節假日還會不定期到街道巡查,帶回那些醉酒的學生。

永遠不要低估大學禁酒的決心。在西安翻譯學院的校規裡,還清楚載明瞭“給予警告直至開除學籍處分”的條例,喝酒是真有可能畢不了業。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圖片提供:西安翻譯學院

禁酒還只是冰山一角,南國的深圳大學有給家長寄成績單的王炸操作,北國的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則有封寢室不讓學生睡懶覺的大招……

盤點2018年的案例,就到這吧,反正也說不完。

都說忍一忍,上了大學就輕鬆了,現在來看,真是信了個邪。

時間倒推幾年,躺著上完大學。

大學時班裡有個哥麼,整天宅在宿舍通宵打魔獸,也不來上課,各科成績紅燈高掛,輔導員不來勸學,也不來勸退。

臨到補考,和哥麼一樣掛科的同學們,早早就拿到了試卷答案。對他們來說,能畢業就行,反正又不爭什麼獎學金。

那時候上大學,寫論文還是一件挺水的事兒。

無非東抄西摘,冷飯熱炒,一夜速成。2014年《勞動報》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會花多少時間寫畢業論文?》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那些年的大學操場,跑步的都是附近小區的大爺,大學生都在宿舍蝸居。

男生別說跑1000米了,去食堂打個飯都覺得遠,這門“帶飯”的技能同樣被運用到“代測”上,花上幾頓飯錢,就有人幫你去跑1000米。

沒人代測也沒關係,學校測試時大都睜隻眼閉隻眼能放即放,1000米測試“走下來”,照樣合格。

那時候的大學理想,是睡覺睡到自然醒,喝酒喝到胃抽筋,學校不會管,家長也不知情。

風,起於青萍之末。

2018年6月21日,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長陳寶生髮話了: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現象應該扭轉

2018年8月22日,教育部印發《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通知》,要求淘汰掉大學課程設置中的“水課”,並取消“清考”制度

大學的天,2018年突變:上了大學才發現根本畢不了業


2018年10月17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表示,適度增加學生不能按時畢業是應該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2018年11月1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正式成立。教育部表示,要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狠抓本科教學秩序整頓

不過,教育部的政策能否落實到位,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對週刊君表示質疑。

葛劍雄分析,教育部能管的是教育部直屬的那些高校,其它大量高校都是歸地方政府管的,而且,大學招生、畢業、就業不是高校自己就可以決定的,很多都要受到社會特別是地方政府的影響和引領,所以教育部未必能夠真正落實下去。

葛劍雄說,“教育部這幾年好多事情有頭無尾無疾而終,所以大家先看看明年的情況再說。”

此外,各大高校能否合理地將政策落地,清華大學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史靜寰也給週刊君畫了一個問號。

史靜寰說,“高校急於應付,而且習慣了的這種自上而下的行政推進方式,上面一說加速,馬上增加課時量,一說嚴格要求,馬上整齊劃一。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理解。”

史靜寰分析,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速度太快,規模太大,導致學生的異質性或者說多樣性增強。管理其實是為了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但是學校在面臨比較複雜的多樣性時,顯然缺乏足夠的準備,只好採取單一化、特別簡單粗暴、或者幾乎不用太過腦子的方法。

再者,真正承受這個轉變重量的,其實是大學生。大學生既然承受重量,大學就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李江跟週刊君表示,如果要嚴的話,方向應該是朝向大學教育的本質。大學不應該像高中那樣唯分數論,也不該是中小學教育模式的延續。

大學生快活的日子,真的會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