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上期回顧

上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小吃是老北京清真小吃艾窩窩,艾窩窩是用糯米包裹山藥、核桃仁等食材,經過蒸制而成的麵食小吃,它營養豐富,口感香甜,是一款老少皆宜的特色小吃,如今被譽為“ 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

1

這幾期臉哥給大家介紹的美食可謂是種類繁多,有動物肝臟 ,比如炒肝;有麻花,比如饊子麻花;有面食,比如炸醬麵,這些小吃的起名可以說是十分貼切,哪怕沒吃過的人,也可以“聽聲聞意”,猜個大概,不過今天臉哥介紹的這款小吃,如果沒聽說過的,恐怕就不明就裡了,那麼今天我們探討的到底是什麼小吃呢?臉哥告訴大家,它叫做麵茶,同屬“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一員。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2

聽到“麵茶”,大部分人可能認為它是一種茶飲料,就好像西藏的“酥油茶”,是由酥油和濃茶混合一起加工而成的飲料,臉哥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後來經過了解,臉哥才知道,麵茶並不是茶,而是一種由黃米麵煮的糊狀物加上芝麻醬等調料做成的小吃,雖然麵茶名中帶有“茶”字,但其實麵茶質地比較濃稠,與茶的清澈有著天壤之別。

若是論起喝起來的味道,麵茶就更與茶沾不上邊了,由於麵茶是用黃米麵煮出來的,所以自帶一股黃米香味,而除了黃米麵糊之外,在麵糊的表面,還會撒上一些芝麻鹽,芝麻醬,香油等調料,一碗剛出鍋的麵茶,醬香味,面香味,調料香味,混在一起,瀰漫在空氣中,光憑這香味,就能讓正在等待的食客們不能自已了。如果喝上一口,那更是口齒留香,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3

說起喝麵茶,其實還有個“另類”的講究,那就是喝麵茶不能用勺子“kuai”著喝,而是要把碗轉著圈用嘴“吸溜”著喝,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呢?有做麵茶的老師傅說過,只有這樣轉著圈沿著邊喝,才能把麵茶喝的更加均勻,更能喝出麵茶的香味,另外之前的人們也都是這麼喝的,這就好像“吃西餐用刀叉,吃中餐用筷子”一樣,雖然不是非此不可,但約定俗成,幾百年就一直這麼流傳下來的。也不必驚異。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4

在過去的時候,老北京麵茶一般都是下午賣下午吃,有詩曰:“午夢初醒熱麵茶,乾薑麻醬總須加”,最熱的正午過去之後,人們三三兩兩的進入麵茶鋪子,一人來一碗麵茶,邊喝邊天南海北的聊,也算是其樂融融了。

如今的麵茶鋪子,早已寥寥無幾,而還能做出老味道麵茶的, 更是鳳毛麟角,另外,不光做麵茶的少了,還能轉著碗“吸溜”著吃麵茶的人也是越來越少,臉哥不禁感嘆:不知道再過幾十年,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如此“講究”的喝法呢?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逛吃大運河系列之十七——老北京麵茶

我們是大運河文化在線,是大運河文化的傳承者,也是運河歷史故事的挖掘者,更是文創產業搭建的探索者,關注我們,臉哥帶你體驗不一樣的文化之旅。

更多精彩美食介紹請進入我們的官方網站“大運河文化在線”或者關注公眾號“大運河文化在線”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