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生不逢時?盛名所累?

廣東隊最近在作客擊敗江蘇肯帝亞隊收穫新賽季六連勝

,比賽中廣東隊核心易建聯踩到肯帝亞球員易立的腳,嚴重扭傷離場,今天有球迷拍到了易建聯乘坐輪椅代步的照片。這個消息讓一眾球迷都擔心起易建聯的健康狀況,也猛然發現他今年才31歲而已,也想起他當年矚目全世界的追夢之旅。

在2007年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高順位選中的易建聯,當時經理人團隊不太希望易建聯為這個“小城市”打比賽,也弄出了不少風波,最後在球隊保證正選位置和上場時間的協議下,易建聯最終還是披上了密綠戰衣作賽。當年他的選順模板是「中國KG」「中國Dirk」,今天回看自然都是浮華。但事實上易建聯雖然身長7尺,可是敏捷性和爆發力以亞洲人來說的確頂級,而且投籃手感也是穩穩的,這些才華若然放於今天的小球時代,也會讓不少教練唾涎。但是回看當年,他在雄鹿隊年間有過單場29分的高光表現、也有不少雙手暴扣的精彩鏡頭,但後來的表現總是很掙扎,最後也讓處於重建的雄鹿隊對他失去耐心。

易建聯-生不逢時?盛名所累?

對於易建聯表現不平穩的原因,後來和易建聯當過隊友的文斯·卡特曾經說過一句比較透徹的話:「易建聯的新秀賽季的確非常出色,但是他一直揹負著很大壓力,特別是很多人喜歡拿他和姚明比較,這讓他發揮不出自己的技術特點。」就是所有人都希望易建聯能夠和姚明一樣,新秀賽季就在油漆區和大鯊魚·奧尼爾對抗,在內線力抗全世界,這與易建聯的球風特質是格格不入的。試想像如果今日在雄鹿隊大放異彩的「字母哥」揚尼斯·阿德託昆博在最初也被當成4、5號位的傳統內線球員來培養,他還可以打出自己的風格嗎?

另外一點後來較多人談論的是:對比起姚明的強大交際能力,易建聯性格太過內向。當時公鹿隊的隊友莫·威廉姆斯說過:「易,他整年都沒有跟我說過話,我也不知道他想甚麼。」這可能有誇張渲染的成份,但也揭視了易的融入能力。不過,性格不過其次,整個NBA也不可能全部人性格開朗,打球還是首要。主要問題是易建聯沒有像

林書豪一樣遇到願意將沙發讓給他睡的好隊友、也沒有為姚明出頭的史蒂夫·弗朗西斯這種大哥角色隊友。也可以說是比較不幸,當年雄鹿隊正處於隊內競爭強大、球隊方向不明確的混亂時期,連當時受傷的大哥邁克爾·裡德都是從隊內競爭打出來的,這種「兵荒馬亂」的情況,也罵出了「莫不傳」(嘲諷莫·威廉姆斯從不傳球)的笑話來。

易建聯-生不逢時?盛名所累?

試想如果易建聯所遇到的,是今天小球時代的NBA、而且讓比較開明的教練去執教,他有外線能力、有運動能力,也願意打團體籃球,他應該會是個不錯的空間型四號位,至少也能夠發展成不錯的板凳球員,不致於要失意回到CB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