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監管健全將成為行業常態

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監管健全將成為行業常態

自2018年6月下旬以來,P2P網貸問題平臺不斷爆雷,流動性危機和信任危機不斷蔓延。值此之際,監管及時出擊,力掃陰霾。隨著全國統一網貸機構檢查標準和108條自查問題清單的正式發佈,P2P網貸平臺風險自查及整治工作也拉開帷幕。業內普遍認為,這預示著網貸監管“1+3”制度框架的完成,P2P網貸行業的規範化與和規劃正在強力推進。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監管會議,提出紮實推進金融風險防控,確定了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風險防控的重點領域,再一次將“風險整治”重點提及。

在穩定行業的方針下,風險防控被納入監管核心,這正在將行業帶入健康、合規發展的正軌。

多層次監管體系呼之欲出

互聯網金融監管一直是一個長期而重要的工作,特別是伴隨著互聯網金融不斷推陳出新,監管方式和手段也需要更加科學。

關於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未來形勢,業內看法一致:國家針對互金領域的政策基調會一直是規範發展、健全監管,監管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常態。

近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相關人士在出席活動時表示,互聯網金融發展應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努力去建立完善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的多層次金融科技治理體系,加強金融監管部門以及中央和地方監管的統籌協調。應貫徹落實所有的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的基本要求。要形成金融科技風險全覆蓋的監管長效機制。

追溯互聯網金融監管,從2016年開啟互聯網金融監管開始,監管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特別是“一行三會”的構建,使互聯網金融的信息中介定位、經營領域、業務標準有了更明確和具體的界定。

然而,多層次監管體系的構建除了政府層面出手還需要其他各方協同努力。行業層面,互聯網金融協會發揮監督作用,強化企業自律管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風險揭示,塑造合規經營、誠信自律的良好行業氛圍。企業則需合規經營、嚴格風控,真正為用戶帶去服務。

自律檢查拉開新篇章

政府相關部門就下半年經濟金融工作已經作出了決策部署,明確提出了“六穩”方針,銀保監會系統要堅決抓好貫徹落實,全力以赴做好近期重點工作。其中提到繼續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各項工作。按照相關部門關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總體部署,自覺在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的框架下,發揮好監管部門職責,防控處置好互聯網金融風險。

合規自律檢查拉開了監管新篇章,監管逐步深化,已然進入行之灼灼的“實踐篇”。總而言之,這相當於為一直懸而未決的網貸備案指明瞭方向。

明年上半年將推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部分非金融企業通過發起設立、併購、參股等方式,投資控股了多家、多類金融機構,形成一批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徵的集團。不過,部分金融控股集團野蠻生長,體量大,業務雜,關聯風險高,監管缺失將增大金融領域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為促進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發展,人民銀行正通過對5家金融控股公司進行模擬監管試點,累積相關經驗,建立相應的監管制度,監管辦法力爭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

央行表示,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將採取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以並表監管為基礎,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全面、持續、穿透監管,建立統籌監管機制,並賦予監管主體有效的監管手段。

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對於國內經濟發展結構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尤其針對小微企業和有資金需求的個人,為他們解決普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小微企業正在逐步成為國內經濟的新支撐,互聯網金融的規範發展則能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

互聯網金融行業要著眼於長遠長效,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開展合規審慎經營,只有始終堅持“有利於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和普惠水平、有利於降低金融風險、有利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從業原則,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才能健康發展,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