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不要幫孩子讀題

我們有意識地傳授孩子技能,而不是越俎代庖,而不是越界干涉,而不是代替孩子做應該屬於他自己做的事,因為他遲早要自己做。

媽媽,請不要幫孩子讀題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話題:請家長朋友不要給孩子讀題

為什麼說這個話題呢?

我家兒子今年讀一年級,遇到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理念十分先進。他一直告訴我們家長,一年級最重要的不是分數,六十分和一百分其實沒有什麼差別,真正的差別在於學習習慣是否能夠被良好地培養起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

老師給我的孩子一段評語:開學有兩個月了,差距已經開始顯現了,這個差距與分數無關,與習慣方法有關,那有不少同學已經在短短的兩個月當中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學習每門學科的方法,檢查課堂筆記是家長掌握孩子課堂情況最好的方法,不需要見到老師就問我家孩子怎麼樣,這樣的問題。希望家長多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養成,而不僅僅是關注分數。

還是那句話,現在的六十分一百分都沒有差別,真正的差距在於孩子學會自己學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學科的學習方法。

有些老師說,在課堂上寫作業,有的小朋友第一個寫完,而且能全部正確,那還有的小朋友什麼都不會,並且不願意去寫作業。因為沒有人讀題目,課堂上就是不願意寫,說想回家寫,讓家長讀題目再寫。


事實上我們建議,家長回家了,也不要幫孩子讀題目,讓孩子自己讀,一遍不懂讀兩遍,兩遍不懂讀三遍,所有的題目其實在一年級都是有注音的,完成之後讓孩子自己檢查。

我們為什麼要有這樣一段話,有這樣一個建議和說法呢?

這跟我們此前所倡導的觀念是完全一致的。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老師讀題,正確率會大大提高,考試的時候,老師讀題,分數也會大大地提高。可是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提高地就非常緩慢。我們家長需要的是狠狠心拿掉柺杖,他們總要自己走路。

在當下,我們帶孩子到底帶他的什麼?

在我們思想力愛家學院套餐課程當中,我們曾經給大家反覆講述一個媽媽的等級,十分的父母管孩子的衣食住行,二十分的父母除了衣食住行還有他的分數,三十分的父母是除了衣食住行分數還管他的學習方法,四十分的父母除了上述內容還要管他的學習習慣,六十歲的父母在於點滴之間傳授給孩子方法和技能。

就如同一年級,我們要教他讀題目,讓他學會這項技能,教他去思考如何解決一些問題。那麼六十分的父母就是教授孩子生存、生活的技能,一百分的父母就是給孩子安全感、價值感和歸屬感,而不是打罵吼叫刺激威脅,因為這些東西會破壞它內在的真正動力,它內在的營養感覺匱乏。

當然我們一百分做不到沒有關係,我們先把六十分做到,我們有意識地傳授他技能,而不是越俎代庖,而不是越界干涉,而不是代替孩子做應該屬於他自己做的事,因為他遲早要自己做。感受一下,對比一下,覺察一下,孩子哪些事兒本應該是屬於他的事,而我們卻幫他做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