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吃瓜群眾e小安再次上線,這次我們要看的是不久前剛剛發生的萬豪酒店信息洩露事件。

11月30日,萬豪國際集團發佈聲明稱公司旗下喜達屋酒店的一個客房預訂數據庫被黑客入侵,最多可導致約5億名客人的信息或被洩露。相比之前暗網出售的華住旗下酒店用戶信息,此次的萬豪事件最令人震驚的是信息洩露最早始於2014年,但直到2018年9月,萬豪國際集團才收到內部安全工具發出的警報。

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才收到警報,這反射弧可有點太長了吧~

這還不是今天全部的瓜,“趁著”萬豪事件的熱度,12月4日早上,國外知名問答社區 Quora (其功能類似於國內的知乎)發佈安全公告稱某個系統遭遇第三方入侵,近一億用戶重要信息可能已經洩露。

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敢情,都等著年底讓新聞編輯衝業績呢...

而且,更嚴重的是,相比於酒店的數據洩露,Quora所洩露的用戶信息危害性更大,因為這些信息中還包括了用戶在Quora上的提問、回答、點贊等種種行為,而瞭解大數據的人應該知道,通過這些數就可以分析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慣用行為方式,如果再被有心之人利用,那麼詐騙等犯罪行為的成功率將會大大提高。

每週一喂丨繼華住之後,萬豪酒店數據也洩露了!你方不方?

一入網絡深似海,從此隱私是路人。

誠然,像這樣被黑客直接攻擊公司系統導致信息洩露的事件,我們作為個體無法預防。但也不能把保護個人信息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不靠譜”的企業上,還應該從個人角度出發,做好個人信息的保護工作。

一、妥善保管個人信息,尤其是銀行卡、手機等信息載體,在網絡註冊、實名驗證時謹慎填寫個人信息,身份證號、支付賬號、手機號碼等個人私密信息切勿隨意洩露;

二、養成定期修改密碼的好習慣,對重要賬號(如常用郵箱、網上支付、聊天賬號等)必須單獨設置密碼,絕不一碼多用,且密碼最好設置成數字+字母等較為複雜的組合;

三、定期給手機和電腦殺毒,尤其是經常瀏覽不明來源網站的人更需要如此;

四、不隨意連接免費WiFi,不點擊短信中的不明鏈接和掃描未知二維碼,不輕信電話、短信、QQ、微信中的所謂退款、貸款驗資、司法協查、商品退款、積分兌換、中獎退稅等信息。

當然,最最重要的還是國家對個人信息保護立法要加快進程,在法律上對信息洩露和買賣他人信息等行為進行明確界定和刑罰,才能讓那些不法之徒受到震懾,真正把公民的信息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網絡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