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政府舉措

中國發布關於加強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政策文件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互聯網治理體系建設

上週,中國發表《關於加強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促進中歐關係更大發展的可能措施的政策文件》。該文件提出政治、安全和防禦方面的相關合作問題,包括“中歐充分利用網絡工作組,共同倡導在網絡空間中社區共享未來,促進負責任的國家在網絡空間的行為規範。在聯合國框架下, 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建設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來源:Digital Watch)

法國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向Uber開出46萬美元罰單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Uber

歐洲各國已經開始進入“圍毆”模式,一個接一個地向Uber開出罰單,以懲戒其處理2016年數據洩露的方式。日前,法國的數據保護監管機構CNIL宣佈將對Uber開出460000美元(400000歐元)的罰款。因早在2016年,Uber的大規模數據洩露影響了5700萬用戶,其中包括法國的140萬用戶。根據CNIL的報告,黑客正使用來自這些洩露數據的登錄名和密碼連接到Uber的GitHub存儲庫,然後再設法連接到Uber的亞馬遜網絡服務帳戶並下載用戶數據,更誇張的是AWS登錄信息以純文本格式存儲在GitHub上,造成嚴重影響。(來源:cnbeta)

澳大利亞推出《兒童安全上網計劃》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兒童安全上網

近日,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拿出1700萬澳元的預算用於《兒童安全上網計劃》(The Early Years Online Safety Program),以幫助澳大利亞兒童安全使用互聯網,據悉,該計劃將由政府網絡安全委員會(Government's Office of the eSafety Commissioner)負責,委員會將為家長和兒童提供相關培訓,以提高他們對有害網絡信息的辨識能力。此外,委員會還將與企業合作,以更好地解決有害網絡信息對兒童的威脅。(來源:zdnet)

網絡安全事件

華為未來五年將投資20億美元強化網絡安全,增加人員和實驗室設施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網絡安全

據報道,華為近日表示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20億美元加強網絡安全,在這方面增加更多人員和升級實驗室設施。目前該公司面臨對其網絡設備相關風險的擔憂。華為在其東莞園區舉行的記者會上做出上述表示,有20多位國際記者到場。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還介紹,華為已獲得逾25份第五代移動通訊(5G)商業合同,略高於11月宣佈的22份。胡厚崑表示,5G基站出貨量已經超過10,000個,並稱華為預計今年營收將超過1,00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來源:TechWeb)

商業公司以製作病毒為主業,已有數十萬臺電腦被感染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流量劫持病毒

日前,火絨安全團隊發現某商業公司製作的流量劫持病毒”FakeExtent”(產品名為”天馨氣象”),正通過”WIN7之家”等下載站中的多款激活工具大範圍傳播。該病毒入侵電腦後,會釋放多個惡意插件,篡改系統配置、劫持流量。 通過”火絨威脅情報系統”監測和評估,已有數十萬臺電腦被該病毒感染。

火絨工程師分析發現,病毒作者將病毒”FakeExtent”植入到 “KMSTools”、”暴風激活工具V17.0″等軟件激活工具中,並上傳到 “WIN7之家”等下載站中,用戶一旦下載並運行上述軟件,該病毒就會感染電腦,向用戶瀏覽器中安裝名為”天馨氣象”和”星馳天氣助手”病毒插件。並向IE瀏覽器中添加BHO插件。上述惡意插件進入用戶電腦後,將會劫持瀏覽器流量、網頁廣告彈窗以及將下載的安裝包替換為病毒作者提供的渠道包,然後掛上和上游公司分成的計費名,以和其分成。(來源:火絨)

大規模偽裝成Apple Store 付款收據的 Apple ID 釣魚攻擊出現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Apple Store 釣魚攻擊

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大批釣魚攻擊假借 Apple Store 支付確認郵件竊取 Apple ID。這些釣魚郵件正文很短,PDF 附件偽裝成 Apple Store 中某個 APP 的支付確認單,並提醒受害者“如果沒授權購買,就點擊鏈接”,這些鏈接都是經過處理的短鏈接,無法看出網址來源。一旦受害者點擊鏈接,就會跳轉到新的頁面。頁面要求受害者使用 Apple ID 登錄頁面。如果受害者上當登錄,就會看到提示:“由於安全原因,此 Apple ID 已經被鎖定。若想繼續登錄,需要先解鎖。”而解鎖頁面則要求受害者輸入全名、地址、電話號碼、社會安全號碼、出生日期、付款信息、駕駛執照號碼或護照號碼等。如果這一步受害者還沒產生懷疑,那麼個人隱私信息就會被攻擊者獲取。這樣的方式騙過了很多人,影響範圍較大。(來源:freebuf)

安全人員:黑客可繞過雙重認證 盜取Gmail或Yahoo賬戶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雙重驗證

雙重認證是目前Gmail、Yahoo電子郵件等經常使用的認證方法,但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安全公司Certfa Lab指出,即使用戶使用雙重認證,黑客仍能破解密碼,從中取得Gmail或Yahoo賬戶資料。

Certfa Lab公佈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透過追蹤伊朗黑客組織“Charming Kitten(迷人小貓)”的服務器,發現部分Gmail和Yahoo電子郵件地址,即使啟用短信驗證,也會被成功入侵。政客、科學家、記者的電郵賬戶都是目標。

不過,嚴格來說,黑客是繞過程序、避開雙重認證機制。Certfa Lab表示,黑客通過電郵地址發送虛假警報,提醒用戶檢測到有人未經授權試圖進入賬戶,並要求他們點擊鏈接以檢查賬戶安全。當用戶點擊鏈接後,便會進入黑客設計的釣魚網站。此外,黑客會以圖像代替文字,繞過Google的保護及反網絡釣魚攻擊。(來源:新浪科技)

NASA服務器遭到網絡攻擊,員工信息洩露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NASA遭攻擊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確認旗下一臺服務器在10月被黑客攻擊,黑客從其中盜取了一些員工信息,包括社會安全號碼等等。在12月18日發佈的通知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它目前正在通知那些可能因此受到損害的員工。調查已經開始,NASA表示社會安全號碼和其他個人身份信息存儲在被黑的服務器上。NASA表示,在發現這些事件後,NASA網絡安全人員立即採取行動保護服務器及其中包含的數據。美國宇航局及其聯邦網絡安全合作伙伴正在繼續檢查服務器,以確定潛在數據洩漏的範圍,並識別可能受影響的個人。NASA表示,調查需要時間,但強調它現在已成為NASA目前最重要的優先事項。(來源:darkreading)

數據統計

工信部:三季度網絡安全形勢嚴峻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形勢

12月份,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發佈2018年第三季度網絡安全威脅態勢分析與工作綜述。第三季度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發生多起嚴重危害用戶合法權益的網絡安全事件。工信部下一步工作重點包括:做好網絡安全試點示範項目相關工作;開展移動惡意程序專項治理工作等。

第三季度,用戶數據洩露事件多有發生,凸顯加強網絡安全防護重要性。第三季度,網曝多起用戶數據洩露事件,涉及互聯網、物流、酒店等多個行業企業,最高達上億條信息記錄,疑似是由於企業服務器或手持終端被植入惡意程序,以及內部安全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導致。

第三季度,全行業共處置網絡安全威脅約3397萬個,包括惡意IP地址、惡意域名等惡意網絡資源約653萬個,木馬、殭屍程序、病毒等惡意程序約2611萬個,網絡安全漏洞等安全隱患約4.8萬個,主機受控、數據洩露、網頁篡改等安全事件約127萬個,其他網絡安全威脅約1萬個。

此外,三季度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針對51家互聯網企業的網站、應用系統、移動應用程序等存在網絡安全漏洞的情況,約談了相關企業,並督促其及時整改漏洞、消除安全隱患;廣東省通信管理局開展網站後門鏈接專項打擊,清理非法植入的網站後門鏈接606個。(來源:工信部)

加密貨幣惡意軟件數量過去1年增長4000%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加密貨幣

根據McAfee實驗室近期公佈的最新研究報告,針對加密貨幣的惡意軟件數量在過去一年中增長了4000%。在2018年12月威脅報告中,McAfee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針對加密貨幣礦工的惡意軟件數量大幅增長。這一趨勢在第二季度似乎略有減少,但在第三季度,環比增長近40%。在過去幾個季度中,新型勒索軟件的數量有所下降,這表明這些攻擊者正轉向更有利可圖的加密劫持模式(cryptojacking)。

由於普遍缺乏適當的安全控制,類似於IP攝像頭等物聯網設備和路由器等設備非常容易受到攻擊。這些設備雖然沒有強大的CPU,但龐大的數量依然可以為黑客帶來有價值的回報。在過去兩年中,惡意軟件總體上已經出現了穩定和可預測的增長,這一趨勢沒有顯示出放緩的跡象。(來源:McAfee)

人才培養

網絡安全人才百萬缺口亟待填補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網絡安全人才缺口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院長毛明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網絡信息產業出現的“缺芯少魂”“被卡脖子”等問題,歸根到底是高端人才匱乏、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的一種反映。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與加快培養高素質的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為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和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提供人才支撐。

權威數據顯示,我國對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需求在2017年上半年飆升了232%,當前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數量缺口高達70萬,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140萬。目前,高校作為網絡空間人才培養的主渠道,我國在該領域僅有160多所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樂觀估計每年培養規模也僅在兩萬人左右,不足以支撐這百萬量級的人才需求。而且,由於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迅速,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與專業建設不能及時跟上,導致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模式不成熟、體系不完善等矛盾較為突出。

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上講,要進一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力度,創新選才、引才、育才及留才的舉措和辦法。改革和完善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健全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為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發揮和施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廣闊的平臺,形成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創造力迸發的良好局面。(來源:經濟參考報)

陸寶華:建立科學的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

網絡安全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網絡對抗說到底也是人才的對抗。如何培養網絡安全人才,對人才的評價是至關重要的,建立一個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對於培養網絡安全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建立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網絡安全人才的培養,還處在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階段,還沒有形成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雖然我們的高等院校開辦 了網絡安全人才專業,並設置為一級學科,各類培訓機構也不算少。但是,我們的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還不能說是真正的建立起來了。

建立科學的網絡安全人才評價體系

首先我們要建立一個科學的網絡安全人才分類體系,有了分類作為基礎,還要考慮分級,應該制定每一類人員的不同級別要求作為網絡安全人才的分級體系,同時分類和分級與社會實踐的目標要一致,並且能有對應的崗位級別的限制,低一級的人員不能從事高一級的工作。最後,要制定一個合適的科學的考核評價標準,基於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兩大方面對人才進行考查。(來源: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聯盟)

漏洞速遞

研究人員發現新的 Windows 0-day 漏洞

信息安全快訊丨12月17日-23日網絡安全資訊彙總

關鍵詞:0-day漏洞

近日,推特名為 SandboxEscaper 的研究人員披露了一個新的 Windows 0-day 漏洞的 POC,這是他幾個月內披露的第三 Windows 0-day 漏洞。這個漏洞是任意文件讀取漏洞,可被低權限用戶或惡意程序利用,讀取目標 Windows 計算機上的任意文件內容。而這一功能原本只能通過管理員權限才能實現,所以也有媒體稱之為Windows 系統提權漏洞。漏洞存在於“MsiAdvertiseProduct”函數中,由於存在某些錯誤,會讓安裝服務以系統權限複製任意文件,進而讀取文件內容。該研究人員發佈演示視頻後,也在 GitHub 上發佈了 POC,但該賬號隨後被關閉。(來源:zdnet)

其他漏洞

12月10日-12月16日:

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簡稱 CNVD)共收集、整理信息安全漏洞215個,其中高危漏洞69個,中危漏洞128個,低危漏洞18個。

信息安全快訊的內容及圖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屬於非營利性的轉載。如無意中侵犯了某個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刪除相關內容。其他媒體、網絡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須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