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天,馬航調查組宣佈解散,流乾淚的他們什麼都沒等到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是一位家屬留給調查組的最後一句話。

落葉總是要歸根的,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情節。

遇難家屬們等了1712天,卻沒有得到一個解釋!!!等來的是第42次家屬見面會上,調查組宣佈將於11月30號解散。

自此之後,誰來幫他們尋找家人?誰能給他們希望?他們的餘生,將靠什麼支撐?

大家如此堅持,不是為了的賠償和糾責,只是心中仍抱著“他還活著”的信念!

誰都無法相信,2014年3月8日,那架從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起飛,飛往4500公里之外的北京,祖國,家的航班,就這樣憑空消失。

最後一面慢慢模糊,來不及告別,是流乾的淚,是內心的不甘。


1712天,馬航調查組宣佈解散,流乾淚的他們什麼都沒等到



馬航事件時間線

2014年3月8日凌晨00:40:馬航MH370從吉隆坡起飛飛往北京,機上載有227名乘客及12名機組人員;

2014年3月8日凌晨02:40:MH3370最後一次在軍用雷達上出現,半小時後馬航稱該飛機已失聯;

2014年3月10日:報道稱在越南水域發現艙門,但隨後飛機搜尋未果;

2014年3月11日:MH370搜尋範圍擴大至半徑為213公里的圓形範圍但蒐集到的殘骸均非來自MH370;

2014年3月15日:馬來西亞首相拉扎克稱失蹤客機曾被“蓄意”偏離航道並在與地面失聯後繼續飛機6個小時;

2014年3月24日:失聯客機乘客家屬被告知飛機已在印度洋墜毀;

2014年4月7日:監測到兩個疑似來自客機黑匣子的信號,黑匣子為當時最有效的線索;

2014年4月24日:“搜救”行動正式轉變為“搜尋”行動,隨後多國聯合展開大規模水下搜尋;

2014年6月:澳大利亞當局發佈一份初始報告稱,MH370機上人員很可能在墜毀之前就窒息而死,而飛機此後繼續自動駕駛;

2015年1月:馬來西亞民航局正式宣佈,MH370航班失事,推定機上全部239名乘客及機組成員已遇難;

2015年3月8日:馬航MH370中期報告公佈,這份長達584頁的中期調查報告,指出飛機上的水下定位信標電池已於2013年12月到期;

2015年5月14日:搜尋團隊發現一些碎片,後被證明為沉船殘骸;

2015年7月30日:印度洋法屬留汪島找到飛機殘骸,調查人員稱殘骸與波音777型客機屬同一機型。馬航在午間14:49份發表聲明基本確認殘骸來自MH370。

2016年6月,Blaine Gibson的馬航MH370搜索人員公佈了在馬達加斯加海岸上尋找到的一些可能屬於機上遇難人員的個人物品照片,並希望家屬們前來認領。

2016年8月,馬來西亞官方首次承認,MH370航班的機長扎哈里·艾哈邁德·沙阿曾在自己家中模擬飛行過與這架客機疑似墜入南印度洋相似的路線。

2016年9月,在非洲坦桑尼亞海灘發現的大塊飛機碎片,證實是墜入印度海的馬航MH370客機殘骸之一。

2016年11月2日,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發佈有關MH370搜尋的最新報告,稱在飛機墜入海中時,處於無人控制的狀態。

2018年5月29日,美國“海洋無限”勘探公司對馬航MH370客機的搜尋工作結束。

2018年7月30日,馬來西亞政府向MH370失聯者家屬公佈最新報告,報告共計有822頁,發表演講的包括4名高級調查人員。


1712天,馬航調查組宣佈解散,流乾淚的他們什麼都沒等到



今年7月,馬來西亞政府向全世界發佈了一份馬航MH370失聯事件的“安全報告”,這份報告共計有822頁,一份又一份的記錄看似詳細,卻無一不是在詮釋著“無解”二字。

馬航究竟去哪了?

綜合衛星信號、飛機油量、飛行時間等因素判斷,人們認定飛機最終消失在澳洲西側印度洋深處一個112萬平方公里的長條形區域內,它的面積幾乎與內蒙古相當。

為什麼那麼難找?

水下搜索難度大效率低。水底地形複雜,沒有光線,運動阻力大,人類只能通過水下機器人、聲吶等有限手段搜尋,難度相當於讓一個人打著大號手電在黑暗中徒步搜索內蒙古那樣大的區域。

2014年-2017年,第一輪水下搜索時,使用最頂級的潛航器,只查看了十幾萬平方公里區域,一無所獲,而其花費卻達到中馬澳三國所能承受的上限,加上面積太大,又沒有辦法判斷優先搜索的區域,所以不得不暫時告一段落。

為什麼難以判斷優先搜索區?

人們只能基於可能性去選擇性搜索海區,除非有天價預算和無比強大的科技去把全部區域都查看一遍。

殘骸真的一點都沒有找到嗎?

雖然海底搜索一無所獲,但是據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統計確認,2015年7月開始到2017年底,人們已經陸續在留尼汪、莫桑比克等印度洋西部國家和地區發現了20塊相信屬於馬航370的殘骸,其中部分還帶有可供識別的編號。

但是洋流不確定性很大,無法通過發現殘骸的時間和地點反推具體失事位置。

馬航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對於馬航的種種猜測,關心的大家肯定已經看了許多個版本。但是由於黑匣子一直沒有找到,所謂的殘骸上也沒有發現能夠判定的證據,這次馬航調查組的解散,馬航370究竟遭遇了什麼,永遠將會是一個迷了嗎?


1712天,馬航調查組宣佈解散,流乾淚的他們什麼都沒等到



馬哥知道的是,包括154位中國人,其中還有一個嬰兒。這些中國乘客中三分之一為80後,年齡最大的生於1935年4月,已79歲高齡。

其中還有很多名畫家,中書協確認24位中國畫家以及5名工作人員均在失聯航班上。

有80後女孩一家五口,有赴馬看望女友的26歲小夥,有一位老母親的40歲兒子,還有一對訂婚不久的情侶……

這些鮮活的生命啊,你們到底在哪兒呢?

馬哥一直相信奇蹟,雖然渺茫但希望終有一日能盼到團聚,雖然度日如秒但希望家屬們能堅強生活!

也希望媒體們能消停,不要老出現“疑似”“幾乎確認”“有望”這些為奪人眼球的字眼,也少一些陰謀論了,一次次給予希望卻又帶來失望。

希望我們的民航越來越好,聽說這幾年經過馬航事件後,民航也將有很多改進。黑匣子以後可以彈射了,飛機自動彙報的間隔縮短了等等。

最後馬哥附上一份空難的預防和應急措施,都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了!希望大家熟記心中,且分享給更多的人,讓大家的每一次出行都安全。

√ 起飛和下降時一定要繫好安全帶,收起小桌板,打開遮光板,調直座椅靠背

√ 登機後認準自己的座位與最近的應急出口的距離和路線。 √ 保持最穩定的安全體位:彎腰,雙手握住膝蓋下,把頭放在膝蓋上,兩腳前伸緊貼地板。 √ 艙內出現煙霧時,一定要使頭部處於可能的最低位置,因為煙霧總是向上的,屏住呼吸用飲料澆溼毛巾或手絹,捂住口鼻後才呼吸,彎腰或爬行至出口。 √ 當機艙“破裂減壓”時,要立即帶上氧氣面罩,並且必須帶嚴,否則呼吸道肺泡內的氧氣會被“吸出”體外。為了增加艙內的壓力和氧濃度,飛機會立即下降至3000米高空以下,這時必須繫緊安全帶。 √ 若飛機在海洋上空失事,要立即換上救生衣。 √ 飛機下墜時,要對自己大聲呼喊:“不要昏迷,要清醒!興奮!”並竭力睜大眼睛,用這種“拼命呼喊式”的自我心理刺激避免“震昏”。 √ 當飛機撞地轟響的一瞬間,要

飛速解開安全帶係扣,猛然衝向機艙尾部朝著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之前逃出飛機殘骸。因為飛機墜地通常是機頭朝下,油箱爆炸在十幾秒鐘後發出,大火蔓延也需幾十秒鐘之後,而且總是由機頭向機尾蔓延 √ 另外,倖存者在逃生時要走的平均距離約為7排座位,所以,你可以選擇在這個範圍內就座。你還要數一下距離最近的兩個逃生口有多少排座位,以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出口。為什麼還要再選一個逃生口呢?因為距離你最近的逃生口不一定可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