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眾所周知,在直升機研發,製造領域,除了美國的西科斯基公司,俄羅斯的米里設計局的實力也非常強大,它們出品的米系列直升機型號眾多,全球裝備數量超過數萬架之多,中國也是其忠實用戶之一。

很多朋友都一直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國產直-8和直-18已經開始量產,解放軍陸航和其他部門還是在不斷進口米-17和米-171E系列呢?其實答案並不複雜,也沒有什麼幕後陰謀,僅僅是因為國產直升機在技術水平,生產數量和高原飛行能力方面無法滿足現實需要,要想實現超越尚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簡單,可靠,價格適中,能遂行高原任務的米-17和米-171直升機,無疑是一個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以我軍陸航大量裝備米-17系列型號為例,該機安裝兩臺TV3-117VM渦軸發動機,起飛時可輸出3800軸馬力,實用升限達到海拔5000米,單線航程為495公里,可搭載37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實施快速機降作戰。米-17具備高可靠性,高原飛行能力,掛載副油箱後航程完全滿足實施奪島和特種作戰的需求,而國產直-8直升機恰恰達不到這種水平,新銳的直-18性能有大幅提升,但又受到複合材料旋翼的產量制約,數量非常緊缺,必須優先照顧海軍艦載直升機的需求。所以陸航大量裝備使用俄製米-17直升機就很正常了,而且不得不說,俄製直升機已成為我軍陸航部隊兵力投送力量的支柱。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經過多年的使用,米-17直升機在中國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其民用出口型:米-171也深受各部門的歡迎,尤其是在應急救援,森林消防等同樣大量需要直升機的領域,米-171現在幾乎是中國能以較低價格買到的最實用的進口機型,而且需求量非常大。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近日,據俄羅斯直升機集團新聞處發佈的消息,俄方用新型米-171直升機在中國雲南麗江市,向中國應急管理部和中國民用航空局領導層進行了展示。據悉,這款新型的米-171直升機曾在2016年參加過珠海航展,採用2臺馬力強勁的VK-2500-03型渦軸發動機。

演示科目分為森林滅火和救援兩大部分,據說演示效果非常好。

首先,俄羅斯飛行員駕駛米-171直升機外掛一個水箱,在取水3.5噸後垂直爬升到大約3000高度懸停,隨後向模擬著火點實施噴灑並滅火。

而後,米-171再次起飛,機身下外掛3噸貨物,機艙內乘坐9名乘客,爬升到2600米處懸停,而後再次爬升到3000米高度懸停,最後安全降落。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靜態展示中,俄方還向中方演示救援和消防人員快速登機和離機的能力,這對於分秒必爭的救援任務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儘管俄方在通報中並未明確說明,但是從這個演示中我們可以大概知道,這種換裝新式發動機的米-171很有可能採用平板式尾艙門,至少尾部艙門可以方便的打開,對於方便運載輕型救援機械和裝備大有裨益。

有了國產直18直升機,我們為何還買俄製米-17?真正的差距在這裡

儘管米-171的航電看起來十分復古,甚至略顯陳舊,但其超高的可靠性已經在惡劣的西伯利亞地區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甚至有的資料顯示,部分米-171機型還在使用前蘇聯時期製造的導航和雷達設備,即便如此,依然能夠獲得眾多客戶的認同,可見其系統整合能力有多麼強大,這也是中國直升機行業目前所不具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