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在工地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一段话概括施工员的衣食住行,有人这样说:

“平地起高楼,施工员负责冲锋。挖基础,打垫层,承台地梁,地下室,墙柱,楼板……都是露天作业,所以晒黑是很正常,不过毕竟是管理人员,还可以戴草帽什么,或者抽空躲阴,打伞就算了吧,会降低你的男性观感。衣的话肯定要脏点(容易出汗,灰尘多),食的话感觉还好,貌似工地都不会太差,我们是早上面条或者粉条或者包子粥或者自己去外面吃,中下午四菜一汤一素,住就是板房(都有空调),或者自己去租(来得早的有补贴),行就是走路(办公室在项目部靠近现场)。”

“工地上的环境,只能说脏、乱、差,再规范的工地也难免如此。大多是户外作业,没几天就晒黑了,小鲜肉也得变成烤肉了吧…所以一般穿着工装或者差点的衣服在工地,活脱脱屌丝一个。想穿干净点的衣服还得趁着周六日,不对,应该说趁着调休。平时下工地还敢穿新衣服的,不是家里有钱,就是缺心眼儿…”

施工员在工地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月入6000,顿顿外卖是不太可能了。一般项目部都有食堂,很多总包的施工员在项目上是管伙食的。尽管如此,总吃食堂难免会吃腻,很多人还是会选择隔几天出去吃一趟改善改善伙食。

项目部上的伙食,有好有坏,遇到的好的,师傅做菜会照顾所有人,既不会很辣很油,也不至于很清淡没油水,这样大家都能吃的惯。遇到坏的,那就要看具体情况了。

“早上白馒头咸菜,偶尔有个煮鸡蛋,还得早起去抢,晚了别说鸡蛋,就连咸菜也没得了。”

“进了工地,不像外面的白领,吃饭是相当规律的,每天吃什么也不用自己操心,食堂早就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有时心里也会想:怎么又是这菜,不吃了,老子今天就是要叫外卖吃顿好的!掏出手机叫外卖,五分钟点好了要吃的东西,最后却来了个余额不足支付失败,果然还是食堂最好吃了~

男人进了工地就好像脱缰的野马进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在这里你可以抽最呛的烟,喝最烈的酒。

如果没有进工地呢,那你的生活就比较难熬了,也就只能凑合抽下最香的烟,喝个最醇的酒,追求一下最温柔的女子!

不进工地,下了班没有免费的活动板房住,那雪白的墙面,经典的架子床…而你,只能站在工地的围墙外面黯然神伤!

不进工地,你就不会理解早上一睁眼就是工作的那种满满的激情,也体会不到入睡前都在工作的那种生活的充实。

你也就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做做菜,爬爬山,游游泳,旅旅游,健健身,这些时间都不能用来工作,多么无趣的生活。不过倒是可以找个女朋友,一起花前月下,相依相伴,陪你度过不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些难熬时光!

所以,是真男人,就来工地,这里天高地阔,大有作为,一起为中国速度添砖加瓦

活动房、彩钢房,永远是施工员们的“家”:

“带着行李,住进彩钢房,耳边机械轰鸣、工人三五成群的路过并且投来异样的目光的时候,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不合理和一种情绪,一种惆怅,作为刚毕业的学生,说不出这种不安来自哪里。”

上班时间的施工员们是这样的:

“每天早上五点起,五点半上班。中午有时候只有一个小时休息。有时候吃饭完赶工没有休息。下午六点下班,有时候还加班开会之类。”


施工员在工地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下班”后的施工员们是这样的:

“你很少会在下班后感觉是轻松的,除了大节点完成了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没有假期,你要知道国庆劳动端午清明等等,这些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到了春节才有假期。所以每天就是工作工作工作,这是心理上的,如果一周能休息一天,那也是非常安慰,但没有。”

其实除了以上两种,更多情况下并不知道自己是在上班中还是下班了:

“九点下班也算好的了,赶上项目大面积浇混凝土,你就没有上下班一说了,所谓‘机在人在’,只要机器不停,人就得一直跟着连轴转。这时候的上下班也不过只是个概念了。”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难免也会有下面这种情况:

“来工地一个月,恰逢自己23岁生日,小刘,今晚运垃圾,你去盯着点儿,至深夜。”

除了作息时间,行指的就是我们施工员的日常工作了:

“等到地下室起来后就开始标准层了,这时候最幸苦的就是浇筑,基本上一到浇筑时间就要通宵,赶的三四天一块板。再加上施工员要打标高,要放线,还要监督质量,安排浇筑,安排杂工等等一些东西。再加上自身看图纸看变更算量施工日志什么的。”

“在甲方监理面前跟孙子一样,在施工队面前跟狗一样,在检查组面前跟**一样…”

“上班比民工早,下班比民工晚,甲方就是爸爸,监理就是大哥,民工也很冲,晒的很黑,冬天很冷,加班不给商量的余地,当然没有加班工资的,没有假期,虽然下雨可以休息。”

相信像下面这位这种“全能施工员”也不在少数:

“白天现场盯工人干活,钢筋质检,配合试验员取样。上面得忽悠监理验收,下面还要保证劳务队施工质量,内业做资料 方案技术交底,之前没有测量员还要去放线验线。”

项目基本面临竣工,工人大部分都已经回老家,但是混工地的都明白吧,越是面临竣工,细小繁杂的事情就越多,这时候就要求施工员充当小工了,因为清理楼里的垃圾是我们,剔凿是我们,风风火火的我们几个施工员,把垃圾、烂灰从楼上装进麻袋,清下来,扛上大三轮车,然后自己开着三轮突突突突的去倒掉。 很累,几个施工员虽然也时常吵嘴,但是谁跟谁关系都很好,因为都是一起吃苦吃过来的。我觉得是这样的。”


施工员在工地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其实,建筑行业虽然已经发展这么多年了,而且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大多没有地方再容纳更多的新建筑,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二、三线城市,建筑密度远没有那么高,容纳新建筑的潜力还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建筑都需要翻新甚至改造。所以说目前建筑业还远没有到达饱和的阶段,施工员的前途也并没有像网上大部分人说的那样不堪。

纵观整个施工现场,我们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施工员。有的碌碌无为,能懒则懒,去现场也只是和农民工闲唠嗑打发时间;有的忙前忙后,虽说也会不时的和劳务们闲聊几句,抽根烟,拉近拉近关系,但更多的时间里眼睛是放着光的,下工地也是有思路的。不用我解释大家也会明白两者的区别,以及几年之后两者的状态,前者可能还是个施工员,浑浑噩噩,而后者可能已经是生产经理,在过几年晋升项目经理也不为过。

“其实不论在什么行业,哪个职位,都是有发展前途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愿意通过各种途径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很多工程人想转行,但哪个行业不需要努力?

没必要纠结,矮要承认,挨打站稳。

刚毕业做施工员的人,没什么优势,除了年轻。年轻既是你最大的资本,也是你最不值钱的资本;最大是因为看你能否趁年轻好好学习,充实自己;最不值钱是因为光阴似箭,几年时间转眼即逝,你没法让时间变慢,只能尽力让每分每秒都有意义。

而让时间过得有意义的方法只有一个:学习。


施工员在工地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而学习又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1. 跟着项目上的师傅学。但是很多师傅没时间带自己的徒弟,并不是他们不想带,而是他们也很忙。
  2. 自学。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不仅被各种信息包围着,也被各种知识包围着,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是我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