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一卡通天下,敢於拿起改革這把“奧卡姆剃刀”

「锐评」一卡通天下,敢于拿起改革这把“奥卡姆剃刀”

異地就醫報銷流程太過複雜,讓人望而卻步;社保卡醫保卡就診卡名目繁多,不免張冠李戴……這些煩惱,今後將有望被生活的“小確幸”所取代。人社部日前表示,將進一步拓展社保卡應用範圍,並在今年底基本實現跨業務、跨地域的“一卡通用”。“一人一卡,全國通用”將不再遙遠。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社保卡的改革,是現實的需要,也是服務民生的必然。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社保服務,還停留在“劃疆而治”的階段。而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遷移的加速,讓醫療、養老等問題早已突破了地域的界限。社保卡不能在全國範圍內互通互用,影響著社保作用的發揮,也讓人們的獲得感打了折扣。

實現社保卡的全國通用,打通異地就醫和民生領域的“中梗阻”,無疑是此次社保卡改革的重頭戲,帶來的紅利是實實在在的。實現本地和跨地醫療保險費即時結算,為醫療保險實現全國漫遊提供了有力的依託;整合掛號、就診、結算、查詢等服務,將極大地緩解看病難、掛號難;未來社保卡還將充分發揮身份憑證的功能,簡化辦事流程……可以說,社保卡由“本地通”變成“通天下”,在釋放民生紅利的背後,是人社、民政、公安、衛生等各個政府部門的橫向配合、協同聯動,是政府管理流程和服務能力的不斷優化。

這是一件民生大事,也是一項重要改革。

事實上,打通、並軌、異地辦理、全國接續等,日益成為民生領域改革的關鍵詞。可以說,簡除煩苛、打通梗阻,對接發展需要、降低管理成本,讓民眾共享改革的紅利,社保卡“一卡通”所體現的改革思路,正是十八大以來民生領域改革的基本脈絡。下好簡政放權的“先手棋”,讓“我媽是我媽”的“奇葩證明”銷聲匿跡;增加養老服務供給,讓1.3億老年人接受醫療服務更加便利;實現城鄉醫保並軌,報銷從此變得“方便又實惠”……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人民的獲得感越來越強,正是因為改革刀鋒銳意剪除枝枝蔓蔓,讓政府運行更加高效順暢,以大道至簡之政,惠民生改善之利。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這一重要的改革方法論,也是促進民生改善、釋放民生紅利的重要抓手。管理學中有一個“奧卡姆剃刀定律”,秉持著“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簡單有效原理,主張化繁為簡,將複雜的事物變得簡單。民生領域的改革也是如此,通過減少政府部門的摩擦、簡化繁複冗長的手續、優化政府管理的流程,就能大幅降低制度和管理成本,而政府的運行成本降低多少,群眾的獲得感也將隨之增加多少。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社保卡“一卡通”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新的一年民生改善的一扇新天窗。目前,國家各部委也都亮出了各領域的民生“施工圖”。從加強大氣汙染治理到“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從保障隨遷子女、留守兒童平等接受教育到確保就業局勢穩定,從公立醫院改革在所有城市推開到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更宏大的目標,更多元的舉措,呼喚更努力的奮鬥,也需要更有力的改革。敢於拿起改革這把“奧卡姆剃刀”,進一步打通中梗阻、拆除玻璃門,打掉不必要的手續和流程,就能釋放更多紅利,讓流動時代擁有“穩穩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