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與改革同行的檢察歲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構建檢務公開新平臺,打造陽光檢務新機制

vol.51

改革開放40年,歲月崢嶸,人民檢察40年,步履鏗鏘。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瑞安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1978年6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辦公,標誌著檢察機關恢復重建,隨後全國各級檢察機關緊跟其後,瑞安檢察事業迎來了“浴火重生”。

篳路藍縷啟山林,一代代意氣風發的瑞安檢察人薪火相傳,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開創瑞安檢察事業新篇章,逐漸打響“瑞安檢察”品牌。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1983年,20歲的潘玉紅走出學校,加入了檢察隊伍。潘玉紅並非法律專業出身,在那個法律書籍匱乏的年代,她一有空就整理內卷,通過整理內捲去瞭解辦案流程。“當時筆錄都是手寫的,簡單的三張紙,複雜的有二十幾張紙。”她說,為了整齊美觀,經常要將塗塗改改的筆錄重新抄寫並經當事人確認後放進案卷。

潘玉紅經常要下鄉補證,坐在農村的三輪板車上,在彎曲的鄉村小路上顛簸前行,餓了,就以隨身攜帶的麵包充飢,有一次還差點翻了車。

“當時辦案點就是辦公點,晚上鋪開彈簧床就能睡覺。”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的工作情景,潘玉紅還歷歷在目:為了突破一個複雜案件,她和書記員一起與犯罪嫌疑人同吃同住兩天兩夜;凌晨抓捕時,發現“外出辦事”的犯罪嫌疑人實際上躲在衛生間裡……“案件太多了,大家幾乎每個晚上在加班。”潘玉紅說,當時一個筆記本、一支筆、一盒印泥就是全部的辦案工具。

1998年,潘玉紅擔任批捕科科長。針對不捕案件和疑難案件,她建立了案件集體討論制度。“集體討論方便集體監督,彰顯司法公正。”她說。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天煜1992年參加檢察工作。“想要執好法、辦好案,就得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富有創新精神。”他說。

在張天煜看來,在嚴格執法的同時,更要準確把握法律之內的人性化。以往,司法機關對於情節輕微的外來犯罪嫌疑人只能採取關押的方式。這種“內外有別”的處理方式,不僅不能體現司法的公平公正,關押的外來人員也容易“交叉感染”,產生更大的社會安全隱患。2006年,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市檢察院推出了“外來人員輕微犯罪不捕機制”,從犯罪事實、證據、犯罪性質等多方面綜合考量,對可以不捕的大膽作出不捕決定,讓外來人員真正享受到“同城待遇”。

面對“案多人少”的辦案“瓶頸”,張天煜探索出了一套繁簡分流的辦案機制,對一些簡單案件試行文書簡易化製作,縮減不必要的辦案環節,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疑案、要案中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維護公平正義是檢察官神聖使命。”胡凱說,2010年進入市檢察院,如今他已是公訴一部主任。

在辦案過程中,胡凱發現,許多新型案件層出不窮,辦案不能僅僅精通法律知識,還要懂技術、懂金融,單依靠檢察官個人能力,不足以辦好案。他說:“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事情還是要由專業的人做。”

2017年,胡凱探索成立辦案組模式辦理疑難複雜案件。辦案組模式裡不僅有檢察人員,同時還會根據案情需要,特邀技術、財務骨幹成員加入,從專業角度來剖析案件。

“他們是迷途的羔羊,而我們,就是要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這是責任,也是使命。”市檢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部檢察官蔡雅芝說。

2017年11月份,市檢察院未檢部對涉嫌盜竊罪的外地籍未成年人小熊(化名)作出了相對不起訴處理。按理說,經辦人蔡雅芝的工作已經完成,但此時的小熊身無分文,在瑞安無親無故,吃飯、住宿等都成問題。蔡雅芝當即向領導彙報,並聯繫到了我市一家負責未成年人幫教的公益組織。在未成年人臨時庇護點裡,小熊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次日,在蔡雅芝的叮囑下,小熊聯繫上了外地的姐姐,最終順利回家。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以前檢察官結案後,要抱著一大堆案卷到辦公室排隊蓋印,如今在系統平臺上一結案就能統一生成印章。”市檢察院工作人員說,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覆蓋,結束了“紙上”辦案時代,讓辦案更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同時網上全程留痕也杜絕了不規範操作,大大提升了辦案效率。

近日,市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零距離接觸人民檢察服務。與會人員先後參觀了12309檢察服務中心、公益損害和訴訟違法舉報受理大廳、遠程視頻接訪室等。

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12309檢察服務中心讓“一站式”服務從構想變為現實,提供控告申訴、法律諮詢、案件信息公開等檢察服務,遠程視頻接訪室更是將辦案和接訪延伸到了“家門口”。而伴隨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興起,檢察機關正以更加鮮活的方式走近群眾,把檢察工作做到大家的心坎上。

據瞭解,為了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市檢察院還著力升級微信公眾號,打造“掌上12309”平臺,開設“隨手拍”舉報功能,市民可通過實名、匿名方式圍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財產保護等造成國家和社會利益受到侵害的線索,隨時隨地在線舉報,將檢察服務觸角延伸到人民群眾需要的每一個角落。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40年,与改革同行的检察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