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也是千變萬化,有時是人有時是動物

靈魂也是千變萬化,有時是人有時是動物

在大多數記載中,靈魂都是迷你小人的形象。比如《子不語》卷二“劉刺史奇夢”中,劉介石受觀音指派赴冥府辦事,辦完回到觀音廟述職。正在陳述時,忽見自己身旁有一小童,也在絮絮叨叨,與自己說的一樣。再仔細一看,這小童耳目口鼻與自己也一模一樣,“但縮小如嬰兒”。劉介石驚呼是妖怪,觀音說,這是你的魂。你魂惡而魄善,所以做事堅定卻不能持久,我給你換個善的。劉介石很高興,可是小童卻滿臉不高興,明明佔據了一副好皮囊,卻要被趕走。觀音用金簪從劉介石的左肋插入,挑出一根腸子,繞在手腕上,每繞一圈,小童就縮小一截,幾圈繞完,小童就不見了。等劉介石醒來,左肋只有一道印痕,其他一點沒影響。

類似靈魂像Mini Me 的記載很多,有時靈魂還會與肉身討論問題,當然按照常理,見到自己的靈魂,也就預示肉身的衰頹,命不長久了。至於魂魄各種出竅的情況,欒保群先生在《說魂兒》的《“脫竅”種種》有詳細的分析說明,諸位自可參看。

在少數的記載中,靈魂並不是人形的,而是各種小動物的形象。《太平廣記》卷第三百二十七“馬道猷”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看法:

南齊的尚書令史馬道猷在辦理公務時,忽然見到滿屋都坐了鬼,別人卻都看不到。其中有兩個鬼還鑽入他耳朵裡,把他的魂推出去,掉在鞋子上。馬尚書指著鞋子上的魂魄對同事說,你們看到了嗎?同事說什麼都看不到。馬尚書說,像“蝦蟆”(青蛙)一樣。又跟同事說,這下我活不了了,鬼待在我耳朵裡不出來,魂回不去了。果然,當晚他的雙耳就腫起來,第二天就去世了。

《庚巳編》卷四的“人魂出遊”則認為,魂靈出竅時化為一小蛇:

嘉定有個秀才去拜訪一和尚,正好和尚在午睡,秀才就在床邊等著。忽見一條小蛇從和尚的鼻子裡鑽出來,秀才覺得很神奇,就順手從桌上拿了把刀插在地上。這條蛇從刀旁爬過時,似乎有點害怕的樣子。繞過刀之後,它一路遊走到門外的水潭中,又穿過花叢,再回到床前,從和尚鼻子中鑽回去。和尚醒來後,對秀才說,自己做了個夢,夢見出門時遇到強盜持刀攔路搶劫,差點被殺。然後又夢到自己到大海里洗澡,到花園賞花,其樂融融。

看起來,強盜剪徑、暢遊大海云云,都是魂遊時自行腦補、加戲產生的。靈魂果然比皮囊有趣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