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可能明年要顆粒無收,這幾點要記住

在冬季,大棚種植戶最頭疼的就是遇到大風天氣、大雪天氣和病蟲危害,為了保證蔬菜能夠穩定生長,冬季應該是大棚蔬菜管理的關鍵時期。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冬季大棚蔬菜管理技術。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可能明年要顆粒無收,這幾點要記住

1、低溫管理提升蔬菜苗的抗寒力

一般蔬菜苗低溫處理又被稱作為冷凍處理,這種處理主要是針對泡脹剛發芽的種子,將這些種子放在零攝氏度左右1至2天,隨後再進行播種,這樣就可以實現種子發芽,提升秧苗的抗寒能力,避免在生長過程中出現凍害。在變溫處理過程中主要是把將發芽的番茄或者黃瓜種子,放在1—5℃中間大約12—18小時,隨後又將這些種子放在18—22℃下約6—12個小時,反覆操作,進一步提升蔬菜秧苗的抗寒能力。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可能明年要顆粒無收,這幾點要記住

2、對大棚進行多層的覆蓋

在實際生產中需要對大棚進行多重的覆蓋,也就是通過對大棚地面膜進行處理,提高土壤的熱量。有些地方為了防凍在塑料大棚中有建有小拱棚,小拱棚的作用可以將氣溫提升到2—4℃,低溫提高1—2℃。像我們關中地區在大棚上面主要是覆蓋草簾,有些比較冷的地方還將會給草簾上面加蓋一個塑料薄膜,避免冬季雨雪造成草簾溼。這種草簾形勢的覆蓋可以直接提升大棚溫度到3—5℃,防寒效果非常好。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可能明年要顆粒無收,這幾點要記住

3、提高大棚的透光度

長期的低溫寡照,會導致蔬菜的光合作用下降,出現落蕾、落瓜和化瓜的情況。而且低溫會直接影響到蔬菜根系的伸長和對水分、養分的吸收功能。所以,要採用多樣化的措施來改善大棚內光照條件。可在大棚背牆內側懸掛反光幕,長度與棚內長度一致,下沿離地 20~30 cm 最適宜。風雪天氣時,一定要提前加固好大棚支架和修補好大棚膜,防止風吹垮大棚、掀開棚膜或積雪壓垮大棚。要隨時清理棚膜表面的積雪和灰塵,保持棚膜表面的乾淨和透明,在適當的時候還要採用人工補光的措施增加棚內光照。

冬季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可能明年要顆粒無收,這幾點要記住

4、冬季澆水要科學

冬季澆水要做到:小水輕澆,膜下暗灌。冬季不僅氣溫低,地溫也較低,澆水過量,一是會導致地溫下降,二是會造成土壤通氣不良,直接影響根系的活動及吸收功能。而膜下小水暗灌,既可滿足蔬菜對水分的需要,又不會過度降低地溫,影響土壤的通氣狀況,故能有效解決土壤水、氣、熱之間的矛盾,有利於蔬菜的生長。如果條件許可,採用滴灌則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