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彌留72小時:官宣不敵流言,郭威選定澶州為開國龍興之地!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28篇

續:《 》

後漢乾祐三年(公元950年)12月15日午時,滑州(河南滑縣)北軍大營忽然畫角齊鳴、鐘鼓大作,主帥郭威號令全師盡起,北渡黃河。

事出倉促,軍中大將何福進、王彥超和李榮等人大惑不解,相攜進入義成帥衙探問究竟。

郭威正襟危坐,肅然說道:“嗣皇帝遣使前來犒軍,三軍受賞竟不山呼謝恩,已然為我種下不測之殃。早間我送走欽使,策馬巡營時,耳聞流言四起,聲言劉姓者不宜再為天子!軍中眾口相傳如此狂悖之辭,皆因爾等平日部勒不嚴之過!”

何福進等人心中大不以為然,廝殺漢們不識禮數,別說這位皇帝還沒正位,便是前朝唐末帝賞賜薄了,從駕士卒們還公然抱怨“除卻生菩薩,扶起一條鐵”!

數萬人聚於一營,幾句牢騷,又有何妨?

後漢彌留72小時:官宣不敵流言,郭威選定澶州為開國龍興之地!

他們暗裡腹誹,不敢面折,耳聽郭威又說:“而今契丹氣焰甚熾,我軍休整已久。唯有從速渡河,擊退遼寇,方能將功折罪,否則禍不旋踵!”

軍令既頒,諸將只得唯唯而退。

他們哪裡知道,郭威早已定策,新君劉贇的使者返程之日,便是三軍開拔之時。

隱帝劉承祐滅他郭氏滿門,郭威與劉氏不共戴天,劉姓者當然不能入繼大統!所謂“流言”,分明是郭威授意放出的。

他駐軍不動,就為等使者到來,親眼看到北軍散漫頹勢,以安劉贇入京為帝之心。使者上路,滑州這出戏就落幕了。

兩天前,郭威就派飛騎向代其掌控京中局勢的新任樞密使王峻傳令,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近衛軍騎兵總司令)郭崇威率部潛往劉贇必經的宋州,靜候劉贇入伏。

歷朝奪權,往往在京師動手。郭威原先也準備擒獲劉贇後,直接回京覆亡漢室。隨侍在側的樞密兵房主事(國防部軍情處長)魏仁浦和太常丞(國家祭祀委員會秘書長)王溥卻齊聲反對,汴京中樞由王峻控制,侍衛親軍歸王殷統屬,餘下李太后和一干文官濟得甚事?

您上個月回京,除了一紙開國詔書,該落的子兒都已經落了。如今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汴京借不來“東風”,咱繼續向前,去澶州!

郭威疑惑地望著身邊的這兩大智囊,不解其意。

魏仁浦拿出一把算籌分析道:“決定成敗的三股勢力,您已經擺平了兩股!代表境外反動勢力的遼世宗耶律兀欲業已班師,至少明年秋高馬肥前不會興兵犯境。為免我師出無名,奉兀欲之命前來交涉的遼使,由安國軍節度使劉詞秘密安置在邢州,太后和朝臣一概不知。我已告知劉詞,讓他妥善護送遼使到澶州,您將在那裡接見他。”

郭威更為吃驚,非常關頭,只爭朝夕,還見什麼遼使?

魏仁浦同王溥相視一笑,繼續說道:“稍後我會向您解釋。再說國內藩鎮勢力,威名素著的幾位老帥——天平軍節度使高行周、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您許以事成封王;平盧軍節度使符彥卿已和咱喜結兒女親家;其他如關輔八帥、河朔四鎮,曉之以理動之以利,各家均無異議。”

後漢彌留72小時:官宣不敵流言,郭威選定澶州為開國龍興之地!

見郭威頻頻點頭,魏仁浦略一停頓,又說:“刻下返京,大事可成!不過,難免武力逼宮,後世必有惡名。唯有三軍衷心擁戴,太后推位讓國,那才是應天順人的堂堂之舉!”

郭威蹙眉說道:“北軍將士隨我轉戰有年,袍澤之誼頗深。何況,上月他們在汴京不分官民大肆劫掠,與舊朝已勢同水火,難道還不肯奉我為君?”

王溥答道:“唐末已降,驕兵悍將屢屢凌逼帝王。令自上出,將士必定挾功自傲;事由下起,他們才會視您為救主!北軍剽掠汴京,其實已納過‘投名狀’,可惜無人點醒。我們只要讓人傳言,北軍已結怨劉氏,新天子必然秋後算賬即可!”

郭威一拍桌案,說道:“足下之計大妙!但,軍中流言,此地足矣,何必要到澶州!”

魏仁浦續道:“您忘了?澶州是鎮寧軍節度使李洪威駐地,而李洪威是李太后的親弟弟。假如,此後的很多信息由李洪威傳遞給太后,效果肯定比其它渠道好得多!”

見郭威一時不明,魏仁浦進一步啟發道:“比如您在澶州接見遼使,又如,三軍譁變……”

一轉念間,郭威省過神來,不禁仰天大笑。

很多事自己是不方便說的,李洪威看到一定會說,而且會悄悄地說。

李太后聽了,會認真地想。郭威同遼人頻繁接觸,是否已同耶律兀欲達成諒解,獲得了遼國的支持?北軍全面倒向郭威,咱老劉家真的沒戲了?

世間的事不能深想,想多了就會恐懼。恐懼了,後續推位讓國就好辦了。

後漢彌留72小時:官宣不敵流言,郭威選定澶州為開國龍興之地!

15日黃昏,白馬灘頭,北軍爭渡。

郭威按劍駐馬高阜,但見黃河濁流滾滾不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待續)

參考書目: 歐陽修《新五代史》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