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後周鷸蚌相爭,大遼漁翁得利 郭威被迫同意年交歲幣十萬貫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39篇

續:《 》

廣順元年(公元951年)2月中,後周太祖郭威連續數日都在同宰執大臣密商,怎樣妥善應對遼世宗耶律兀欲。此前,他已應乘遼使褭骨支,派尚書左丞(尚書省秘書長、副宰相)田敏回訪。眼看啟程在即,國書卻增刪多次,難以完稿。

郭威難免有些上火,不過也怪不得起草國書的翰林學士們。幾位宰相、樞密使各執一詞,郭威自己都沒了定見。兀欲開出的條件倒是簡單,結為父子、貢獻歲幣。依此畫押就和,否則即戰!

北漢後周鷸蚌相爭,大遼漁翁得利 郭威被迫同意年交歲幣十萬貫

後周君臣難就難在既不能欣然聽命又不便斷然回絕。在屈辱的和平與嚴酷的戰爭之間,郭威的選擇是:拖。可是,兀欲也是一代人傑,拖要講策略,如何瞞天過海呢?

此時,晉州軍報飛奏到御案:建雄戰區告急,河東劉旻五路進犯。

老子剛開張,你就來砸場子,是可忍孰不可忍!五代開國皇帝個個行伍出身,捋袖揎拳抄傢伙毫不含糊,郭威自然不甘人後。契丹先不管了,親征河東吧!

駕前諸臣紛紛勸阻。樞密使王峻溫言諫道:“河東跳梁,實在不值陛下旌旗西向。何況,北軍主力尚在鄴都戍遼,京中精銳已隨王彥超東征徐州。您御駕出師,兵無所調啊!”

郭威聞言一驚,旋即明白確是實情,但這口氣無法下嚥,恨恨說道:“前朝有成例,軍情孔急之時,七戶徵一丁。朕今下旨,據此發兩京、忠武、歸德、河陽諸道民戶從軍。”

樞密副使範質、三司使(財經委員會主任)李谷同時出列說道:“不可!”

範質見郭威眼中怒火大熾,止住李谷,先奏道:“陛下,河東只是疥癬之疾,徐州才是肘腋之患。同時攻伐兩地是兵家大忌,王彥超部不日定有捷報傳來,等徐州亂平,再行親征不遲。”

樞密直學士(國防部首席參議)王溥也勸道:“陛下且放寬胸懷。晉州有太嶽汾水之險,易守難攻;建雄軍節度使王晏才具超卓,河東賊寇必然大敗而歸!”

北漢後周鷸蚌相爭,大遼漁翁得利 郭威被迫同意年交歲幣十萬貫

郭威本是後漢樞密使,天下方鎮兵籍、節帥大都瞭然於胸,對這個“王晏”卻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他探詢地看著王溥,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溥微微一笑,說道:“四年之前,王將軍只是侍衛親軍奉國營的一名小校,駐守陝州(河南三門峽)。遼太宗滅晉之後,遣部將劉願率一支契丹偏師為保義軍節度使,抵陝州接防。奉國營接到少帝石重貴詔令,不得已屈身降遼。劉願殘酷暴虐,大肆搜刮民財討好遼帝。遼兵也四出剽掠,旦旦不休。陝州軍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

王晏和軍中好友趙暉、侯章商議‘契丹人雖然入據東京,但中原人心不服,豪傑當乘勢而起!我聽說北平王、河東節度使劉知遠聲威遠播,近日已起義反遼。我等何不殺死劉願,逐走遼兵,投到劉大帥麾下,勝作異族走狗百倍!’

趙暉等人無不踴躍從命,數日之中,奉國滿營將士皆願殊死一戰。月黑之夜,王晏率先與數位死士甘冒奇險,逾牆進入節度牙城,打開武庫,分發武器鎧甲,悍然舉事。天明時分,劉願的首級已高懸於陝州城樓,城中遼兵也逃遁一空。

王晏又派長子王漢倫遠赴太原覲見後漢高祖,衷心推戴。高祖大喜,晉封原軍銜最高的趙暉、候章為保義軍、鎮國軍節度使,首倡義舉的王晏僅獲絳州防禦使。王晏泰然自若,趙暉、侯章共同上表為王晏請功,王晏方才開府建牙,雄鎮建雄軍。此人有勇有謀,敗不諉命勝不尚氣。臣料劉承鈞定當鎩羽而歸!“

王溥這一番長篇譬講令郭威心中稍安,他也逐漸冷靜下來。遼帝虎伺在側,自己離京西去,豈非正中其下懷?不僅河東去不得,對遼,也須雌伏一時。

北漢後周鷸蚌相爭,大遼漁翁得利 郭威被迫同意年交歲幣十萬貫

且待十年休養生聚,元氣完足之後再大張撻伐。劉旻、兀欲,今日之辱,必百倍相報!

主意打定,郭威下詔令毗鄰晉州的昭義、護國兩節度馳援建雄,力保城池不失。稍後,他緩緩地環視了殿中群臣,喟然長嘆一聲,道:“朕意已決,我大周每年願奉十萬貫歲幣入遼!”(待續)

參考書目: 脫脫等《遼史》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 歐陽修《新五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