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文|朱曉培

雙11這天一大早,贛州市南康區大坪鄉的許社長就來到了他的臍橙園。由於搞活動促銷,臍橙半天時間就賣出了幾百份,他得儘快把貨發出去。

選摘好的橙子一箱箱碼在樹下,等著鄧有森檢查。鄧有森是順豐的快遞員,負責這一區域的快遞收發。他挨箱檢查,封裝、用手機下單、貼好標籤。之後封好的箱子被搬到不遠處的一片空地附近。那裡,無人機操作員會把這些箱子四個一組,裝在一架架八軸的“方舟”無人機上。在眾人的注視下,無人機起飛,在空中慢慢縮小為一個個黑點,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

“現在好了,差不多2天他們就能收到了。”許興奮地說。

南康區,地處南嶺山系羅霄山脈和大庾嶺山脈的交界處,空氣溼潤,長出來的橙子皮薄肉甜,特別受歡迎。但是山多的地方,路就不好走。往年,橙子發出去得一週多才能到客戶手裡,由於時間太長有些果子不新鮮了還老被投訴。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但今年不一樣了。順豐當在他的果園裡開闢了一塊無人機起降臺。裝好的臍橙直接被送到南康區無人機運營中心。那裡的無人機調度室裡,機長一名機長和兩名輔助人員在遠程操控著這些無人機。

那裡也是順豐在南康的一個大的集散中心,臍橙會被再次裝箱,一些通過汽車運輸走高速直髮上海等地,另一些則通過鐵路送往各地。據瞭解,從贛南臍橙產地到廈門消費者手中,整個運輸耗時不超24小時。

對所有人“可及”

從許社長的臍橙園,到南康區的集散中心,汽車至少要繞1個小時的山路,而開通無人機航路後,只需要20分鐘。

“往年,我都是蹬著三輪車,從這個果園到那個果園,一車車的先把橙子運到附近的小集散中心,再裝大車運到大集散中心,今年就不用來回跑了。”鄧有森說,用無人機運輸這一年來,工作也輕鬆了很多。

山區的一些行政村分佈比較分散,平時用汽車運輸,每個投遞點都跑一遍,繞來繞去可能要多跑兩百多公里。而無人機在空中飛行線路為直線,可以無視地形,突破了傳統快遞配送的運輸路線侷限性,特別適合像贛南這樣的偏遠地區和緊急件的派送。

現在,在贛南有90多個鄉鎮都用上了這樣的無人機快遞。而順豐正在申請更多地區的無人機運營權,按照規劃,未來將覆蓋全國2800多個縣和近百萬個行政村。

而且,無人機配送的成本更低。紐約金融研究機構 Ark-invest 公司曾對亞馬遜做了一項研究,發現通過無人機送貨服務,可以讓快遞小包裹的每件成本降至1美元左右。而用傳統的快遞方式,在紐約等城市的一小時內快遞服務,每件費用約8美元。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目前,包括亞馬遜、DHL、順豐在內的國內外大型企業都在大量測試無人機配送快件。在業內看來,隨著無人機快遞時代的到來,一場顛覆物流行業的革命已經開始。

順豐董事長王衛早在2012 年就提出過無人機物流的設想,希望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 支線大型無人機 +末端小型無人機”的三段式空運鏈條,實現36 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網絡。從2013年開始,順豐就通過投資、收購等方式進入到無人機研發領域。目前,順豐研發的方舟八軸無人機,可以在零下40度,海拔5000米的惡劣環境中運營。

成本下降、效率提高,看起來,無人機帶來的是一筆經濟賬,但背後卻是整個社會公平感的提升。

眼下,天貓、京東下沉,拼多多、貝店崛起,三到五線城市,甚至更偏遠的山區農村,正成為中國網絡零售的新市場。然而,受制於地理位置,人們卻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比如,同樣在雙11凌晨下單,杭州的小王穿上網購的新衣、吃完網購的零食後,四川某個村子的小王可能還在苦苦等著快遞。而且,杭州的小王包郵,四川的小王還花了5快錢的郵費。也因此,“江浙滬包郵”,一度被網友們調侃為生活中最不公平的事。

但無人機等現代物流網絡帶來了新的可能。順豐科技數據總監餘何在2018智慧物流高峰論壇表示,在未來的三年裡面,整個社會的物流需求非常大的,像無人機、高鐵等快遞新手段的出現,可以讓人們在收發快遞這件事上感受到無差別的服務。

“用無人機,解決了從山裡到集散中心的問題,”順豐贛南區負責人說。整個贛南地區,順豐建設了3個集散中心,190個散收點。貨物到達集散中心後,會再通過汽車直髮、航空、鐵路等方式運到全國。

“今年可厲害了,我們中鐵快運開通了2輛車運輸贛南臍橙。”中鐵快運贛南的負責人說。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8月,中鐵快運和順豐宣佈成立的合資公司中鐵順豐,負責高鐵快運、快速貨物班列等特色物流服務產品的研發銷售。今年,中鐵順豐新增了116條高鐵線路,並上線了針對農產品成熟期的“高鐵生鮮專線”。雙11期間,“高鐵生鮮專線”第一次練手,將蘇州大閘蟹、丹東草莓、運城蘋果、煙臺牡蠣和贛南臍橙等農產品送往全國各地。

當不論是北京五環內、杭州城區還是西南邊陲小鎮,可以在差不多的時間收到快遞,吃上臍橙或者大閘蟹時,地域上的差別,在現代物流網絡下,就變得渺小了。

對所有人“可見”

無人機、高鐵打破了人們在地理位置上的差距,但順豐在快遞上的理想不止於此。

1993年的小夥子孟琦通過順豐分別給自己在河南的女朋友和家人寄了禮物。在普通人看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王孟琦是一名全盲者。

2014年初,孟琦辭掉河南老家針灸按摩師的工作,獨自來到深圳自學成為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的一名工程師。自從來了深圳,快遞也就成了他和女友以及家人間表達心意的一條紐帶。以往,寄快遞都要請人幫忙填寫,遇到性子急或手頭快件比較多的快遞小哥時,就變得不那麼令人愉快。

現在,他下單過程變得輕鬆。9月底,順豐速運官網、微信號“無障礙”版正式投入使用,孟琦用的正是這個版本。

“發快遞這樣的’小事兒’,其實我並不想總去麻煩別人。”孟琦說,畢竟對每一位障礙者來說,求人都不是一件那麼愉快的事情,“我們每一位障礙者,都希望被平等無差別地對待。”

視障患者李全和妻子一同打理著一家小網店,賣自己做的手工藝品。以往,訂單多的日子,聽到妻子在忙來忙去的打包發件,自己卻不能幫忙,只能偷偷難過。但他用順豐“無障礙”版,也可以幫妻子的忙了。

“網購已逝視障人士購物的主要方式,也有很多視障人士在開網店,做微商,他們對於物流的服務依賴性也非常高。其中寄送和查詢快遞的過程是否無障礙就顯得尤為重要。”順豐公益基金會顧問彭紹盛說。有數據顯示,在全國,有1700多萬的視障人士。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我們希望通過信息無障礙,給所有有需求的視障人士帶來生活便利。”彭說。順豐與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合作,對順豐速運官網、順豐速運微信公眾號進行了信息無障礙優化。視障者在開啟讀屏軟件後,可以獨立、無障礙完成寄快遞、查快遞、購物等操作。

這不僅僅是在做公益,更是給每一位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所有人,在生命當中的某個時刻,或許是在孩童時期,或許是在身體受傷的時候,又或許是在老了的時候,都可能是障礙群體中的一員。信息無障礙不僅僅是為了障礙群體,更是為了所有人都可以被平等無差別地對待

據悉,未來順豐科技還將在語音輸入、智能填寫、個性化服務、在線投訴、支付等多個方面進行優化,障礙用戶甚至也不再需要讀屏輔助,用順豐下單完全可以通過語音交互實現。這大概就是科技發展的意義,幫助更多的人,讓世界更美好。

快遞新生態

今天的物流體系,已是現代經濟發展、現代商業社會、實體經濟生存與發展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物流體系,在調動全國貨物流動的時候,也在促進著跨行業的資源流動和資源整合。

作為物流網絡平臺,在微觀層面,依託於技術,從園區到倉庫、幹線運輸、轉運中心、末端配送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被連接起來,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在宏觀層面,依託於平臺,快遞、倉儲、落地配、城配、即時物流,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

快遞新世相:用心服務,無遠弗屆

每一架無人機的觸動,每一架飛機起落,每一次高鐵調度,以及每一項像視障優化這樣的技術成果應用……在讓物流越來越先進的同時,也讓社會變得越來越沒有邊界。

在“雙11”最初幾年,全國只有幾十萬、幾百萬訂單,也讓各地倉庫等頻傳爆倉壓力。但今年的雙11已經平穩度過,即使日訂單量突破了10億。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五環外”人們享受到了新經濟的福利。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持。每年雙十一的背後,都是順豐這樣的物流公司的不懈努力與付出。

無遠弗屆,人人可及,這正是快遞的“新”世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