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宋代五大名窯 分別為:鈞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中國五大名窯正式開創了燒製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

代五大名窯之說,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清代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說:“吾華制瓷可分三大時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謂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鈞窯,亦甚可貴。”由於柴窯至今未發現窯址,又無實物,因此通常將鈞窯列入,與汝、官、哥、定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汝窯

如果五大名窯燒製陳出來的瓷器排名的話,汝窯最為珍貴,汝瓷屬五大名窯之首,窯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區張公巷,自宋初以來便有了汝窯的燒製,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時期。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汝瓷在中國宋代被列為五大名瓷(汝、官、哥、鈞、定)之首,當時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

汝州是汝瓷的故鄉,汝瓷造型古樸大方,其釉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土質細潤,坯體如玉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其代表作: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圓洗、汝窯天青釉碗等


官窯

顧名思義,官窯就是專為統治階層燒製的瓷器

相傳官窯造出以後,宮裡的太監便來檢查,發現有稍稍瑕疵的便摔碎。剩下的精品才可呈到皇宮裡,供皇室使用。正因為這個,所以,官窯存世量極少,可見市場價值極高。

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製的瓷器,供御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 南宋官窯瓷器沿襲北宋風格,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因為胎土含鐵量極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後稱”紫口鐵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釉面多層反覆細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紋理佈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處象死人骨頭,俗稱”骨董“)也是那時所造。我們今天所稱官窯泛指歷朝官府燒造瓷器,其實,歷史上僅指南宋時期燒造的瓷器,後世再無此稱呼。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定窯

宋代北方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淚痕之特點,定窯是精細白瓷生產最具代表性的窯場。

定窯剛開始為民窯,後續再北宋後期從為一度燒造宮廷用瓷,因為造成影響較大,後續大家紛紛模仿。

定窯瓷器以其豐富多彩的紋樣裝飾而深受人們的喜愛。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為主,主要有蓮、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鴛鴦、龍鳳、獅子等動物圖案,畫面嚴謹,講究對稱,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歷來被視為陶瓷藝術中的珍品。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簡潔,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用單齒或雙齒梳篦狀工具,刻劃出由深、淺不一的主線與輔線相襯構成的物象,生動自然,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裝飾題材以花果、蓮鴨、禽鳥、浮鳥、雲龍等為主。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哥窯

“哥窯”名列宋代五大名窯,在陶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

哥窯因弟弟的嫉妒而一躍成名,確實因禍得福。但是日後哥哥章生一更為勤勉,刻苦鑽研開片研發出更多的花樣和紋理,也同樣是哥窯位列五大名窯的原因。

說到了哥窯和弟窯, 雖然地位上稍微有所區別,但是哥窯和弟窯如同名字一樣,就是一對兄弟負責兩個窯口,哥哥的叫做哥窯弟弟的叫做弟窯。而且兩人是同室兄弟。但為什麼兩人的窯口一人可以位列五大名磁,另一個卻沒有,這就真的全拜了弟弟所賜

造型有各式瓶、爐、洗、盤、罐等。論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胎色有黑灰、深灰、淺灰、土黃多種色調,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色。從時間上講,這裡應有早晚之別,從產地說也有恐非一個瓷窯的作品,情況是比較複雜的。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鈞窯

乾隆也詩讚鈞瓷說:

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還加微炙工

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

最好說道鈞窯,第一時間讓我想起一句話,“鈞窯一枚,價值萬金”“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鈞窯,起源於唐,興於宋。因在夏啟開國大典的鈞臺之地燒造,而得名鈞瓷。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燒製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產品胎色較深,呈淺灰色或褐紫色,胎質堅硬;釉為乳濁,釉色有天藍、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紅等品種;器物上單燭的紫斑幾乎不見,絕大部分是青藍釉和紅釉互相熔合的玫瑰紫色;器內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紋”的曲線,這是宋鈞瓷特徵之一。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中國瓷器時代的頂峰——五大名窯


宋代向來以禮儀之邦著稱,禮尚往來之傳統沿續幾千年,陶冶了華夏古國萬千巧奪天工的奇珍異寶。兩千年以前,人們以青銅器為禮,上禮天地君主,下禮親朋好友,青銅文明曾磅礴一時。然而,自陶瓷從泥火中誕生以來,青銅淡出,陶瓷,集天地之靈秀愈見精美,逐漸成為禮器的主流。

“以上為小編個人意見,請勿用作任何商業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