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可怕的大屠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再次兵戎相見,導火索就是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往耶路撒冷。對此,巴勒斯坦民眾在加沙地帶示威,以軍被曝向巴勒斯坦人開火。外媒稱,至少55人死亡、接近3000人受傷。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加沙地帶,巴以邊境衝突繼續

眾所周知,中東問題摻雜了地緣政治、宗教信仰、大國角力等多重因素,剪不斷理還亂,巴以衝突就是其中一例。而耶路撒冷問題,是長期以來阻礙巴以和平進程的主要癥結。

雙方都認為耶路撒冷是自己宗教的聖地,並都認為這是自己國家的首都。也正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國際社會大多把駐以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美國過去一直以“斡旋人”自居,尤其是奧巴馬時期對中東事務更多采取“和平妥協式”處理方法。得益於此,巴以衝突也稍微緩和,為中東減少了些許不確定性。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明明知道將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必然引發新一輪動盪,為什麼特朗普還偏要這麼幹?

首先看特朗普的政黨利益。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跟來自民主黨的奧巴馬關係不太好,兩人互懟的新聞過去時不時見諸報端。但共和黨人還是非常喜歡強硬的內塔尼亞胡的,特朗普在競選時就毫不諱言自己的“親以色列”立場,甚至一度高呼“以色列挺住”“我就要上任了”。

特朗普言出必行,上臺後以實際舉動力挺以色列,比如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存在“反以色列的偏見”等原因,並憤而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宣佈大使館將遷往“東耶路撒冷”,等等。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這些舉動受到了特朗普的福音派支持者以及強大的猶太人捐助者的歡迎。曾有揭露文章表示,以色列遊說團體的影響力“令人生畏”,除了敦促美國政府和國會採納親以議程,甚至可以滲透至政府各個層面,直接參與政策制定,並且努力確保公共輿論塑造對以色列的正面影響。

有多誇張呢?舉兩個例子——

曾有美國國會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可以統計到超過一半的眾議院議員——250到300人,會做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要他們做的任何事情”。

共和黨人曾經繞過白宮,邀請內塔尼亞胡到國會發表講演。對此不滿的白宮通過一個組織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指責內塔尼亞胡“將美國國會作為他的競選道具”。哪承想,親以勢力連續4天在《紐約時報》或《華盛頓郵報》登整版廣告,大罵白宮官員及其反以傾向。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內塔尼亞胡、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及女婿庫什納

眼下,美國的中期選舉快到了。此番遷館,特朗普向自己的支持者證明了言出必行,這勢必為共和黨加分。

再來看特朗普的政治考量。

過去美國政府認為巴以矛盾是中東地區的核心矛盾,然而特朗普政府放棄了這一定位,將實力越來越強的伊朗作為目前中東地區的最主要威脅。前些日子,特朗普已經主導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一改奧巴馬政府對伊朗的“溫情脈脈”。

這一思路跟以色列一拍即合。說起來,以色列和伊朗並沒有世仇,甚至還一度有過“蜜月期”。二者後來分道揚鑣,一大原因是伊朗大力發展核武器,這讓以色列深感不安。因此,以色列不斷要求跟美國一起轟炸伊朗核設施。奧巴馬時期,內塔尼亞胡就不斷動員奧巴馬,遭到拒絕後要自己單幹,這也加大了二者之間的間隙。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內塔尼亞胡手拿一塊據稱是在以色列境內擊落的伊朗無人機殘片,對伊朗方面喊話

如今特朗普上臺,以色列終於找到了得力幫手。內塔尼亞胡此前在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說:“邪惡力量的背後正是德黑蘭的這種激進的暴政。如果我今天給你留下什麼信息的話,那很簡單:我們必須阻止伊朗,我們會阻止伊朗。”

如今的遷館,正是美以聯手的一個標誌。可以想見,美國將重新將中東作為戰略重點,而聯合以色列遏制伊朗的勢力擴張將是要點之一。

未來的中東地區將何去何從?恐怕不是一個亂字了得。

特朗普此舉雖然讓美國和以色列越來越親,卻惹毛了更多力量。比如,開館儀式前夕,以色列向86個駐以外交使團發出“請帖”,而確認派代表出席開館儀式的只有33個,歐盟28個成員國中僅有4國派代表出席;土耳其稱美國應對“屠殺”負責;約旦的多個城市都爆發了巴勒斯坦人的抗議示威活動;“基地”組織頭目艾曼·扎瓦希裡罕見發聲,鼓動支持者對美國和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

巴以衝突致55死3000傷,特朗普為什麼非遷大使館不可?

顯而易見,美國的決定正讓巴以問題更加難解,同時進一步激化中東地區的矛盾,無疑於火上澆油。不過,當各方為了自身利益就拍腦門作出決定時,留下的動亂卻只能由廣大普通民眾埋單。目前的死傷者數字不斷攀升,但他們的鮮血也被選擇性忽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