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說漲 市場說跌 房價到底將去向何方?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8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對於新建商品住宅來說,僅廈門房價環比下跌,其餘69個城市中,僅南京和北京環比持平,其他67個城市環比全部上漲。

官方說漲 市場說跌 房價到底將去向何方?


對於二手房來說,8月表現同樣優異,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70個城市中,僅上海和廈門房價環比下跌,其他68個城市中,北京環比持平,其餘67城市環比均上漲。

官方說漲 市場說跌 房價到底將去向何方?


二三線城市仍較快上漲

具體來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8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略微擴大0.1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

而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其他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2.0%,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房價正面臨下跌壓力?

可根據眾多房地產專業機構所披露的數據,情況貌似不是這樣的。其中更能反映市場真實情況的二手房方面,眾機構認為,多數一、二線城市的成交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調。

先看首都北京,根據業內網站所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二手房掛牌價環比下跌0.21%,同比下跌6.38%。除了價格回落之外,8月北京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是急劇減少,根據業內房產研究院Real Data數據統計顯示,8月北京二手房實時成交量環比減少20.9%。

對於其他3個一線城市深圳、上海和廣州來說,他們的二手房市場同樣冷卻明顯。據深圳規土委數據顯示,8月深圳二手住宅過戶7208套,環比上漲3.10%,成交均價55011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95%。

至於上海,根據上海中原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上海8月二手住宅成交量12985套,環比下滑3.32%,成交均價38052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13%。

廣州則是4個一線城市中房價環比下跌最明顯的城市,根據樂有家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8月廣州全市二手住宅過戶6603套,環比上漲2.5%;成交均價為24280 元/平方米,環比下跌6.2%。

除了一線城市之外,據業內房產研究院數據顯示,不少熱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家也呈現下跌態勢,像廈門、青島、杭州、成都分別下跌8.2%、4.5%、0.93%、0.74%。

而從今年1-8月累計數據來看,房地產研究所監測的1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為47.9萬套,相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了13%。對此,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表示,觀察歷史數據,累計成交套數同比已經連跌了20多個月。

當然,除了二手房,新房市場也不太景氣,以8月初頒佈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的深圳來說,根據鎂刻地產的採訪來看,一些樓盤已經開始打出首付分期、主動降價、推特價房等方式吸引業主。即便如此,鎂刻地產表示,所走訪的深圳十餘個樓盤,看房的人數均是寥寥,多數樓盤均只有三五組客戶。

另外,據21媒體的調查顯示,目前多個一線及熱點城市的新房市場已出現降價促銷,包括恆大、碧桂園、萬科等大型地產商都在加緊出貨。

房企也變的悲觀?

現在,不僅是買房者意願不強,就連開放商也逐漸變的悲觀。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土地流拍已超過800宗,其中一線城市13宗,二線城市178宗,累計流拍建築面積達7954萬平方米。

官方說漲 市場說跌 房價到底將去向何方?


東吳證券宏觀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嶽表示,一線城市流拍率波動最大,而溢價率最低;二線城市流拍率為5.12%,較高,且穩步上升,但溢價率不高,平均溢價率17.37 %;三四線城市流拍率僅3.98%,穩中有降,溢價率也持續處於高位,比二線城市高出12個百分點。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認為,房企資金壓力逐漸出現,疊加歷史上最密集的調控政策潮,大部分房企搶地積極性降低,土地流標下半年可能會繼續增加。

一邊是土地流拍集中出現,一邊卻是房企的拿地成本明顯下降。上海證券報統計顯示,作為房企的主力軍,碧桂園、萬科、恆大、新城控股等龍頭房企拿地的成本均價同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官方說漲 市場說跌 房價到底將去向何方?


保利地產研究院表示,今年以來房企償債壓力增大而融資不暢,“現金流”管控重要性凸顯。企業應放緩拿地、加緊回籠資金、現金為王,以應對行業調整的風險。

中國海外董事會主席顏建國也表示:“目前政策處於高度多變期,隨時可能出來下一步新的政策,我們對市場保持高度審慎謹慎。”

雙方數據為何出現反差?

至於國家統計局所公佈的數據與市場專業機構所公佈的數據緣何存在反差?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官方統計數據存在結構性失真。

對此,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部分熱點城市今年限價趨松,限價標準也有鬆動,部分高價盤得到放行,於是這些城市的房價環比上漲或大漲,正是這些結構性因素才導致了官方數據的結構性失真。所以,業內人士認為,顯然市場機構的二手房價格更接近最新市場真相。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何倩茹也表示,國家統計局數據是備案數據,一般會比市場的實際成交滯後。

而業內專家則認為,無論如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是有信號意義的,即前8月市場的降溫態勢減弱,但在實際的市場中,部分城市也有降價,因購房首付比例、利率較高,會抑制市場需求;部分房企資金回籠壓力大,也會出現降價等行為。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7月底中央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住建部展開“嚴打”、“約談”等手段,已經打破市場對房價長期上漲的預期,未來樓市的“凜冬”會來嗎?

中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