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連吃半個月六旬女子“補出”肝衰竭


保健品連吃半個月六旬女子“補出”肝衰竭

61歲的夏女士是一位尿毒症患者,患病7年,已經逐漸適應了靠透析生活的日子。半月前,丈夫突然離世,對她打擊不小。兩個孩子擔心母親身體,給她買了很多保健品。原來並不吃保健品的夏女士每天吃3樣保健品,半個月後,她漸漸沒了食慾,皮膚也開始發黃,後來連眼睛和頭皮都黃了。

夏女士一連去了幾家醫院問診,均診斷為急性肝臟衰竭。醫生告訴她,這與短時間內大量用藥關係密切,除了保健品,夏女士在半月內還因為呼吸道感染用了很多抗生素,藥物共同作用對肝臟造成了極大損傷。

肝臟和腎臟是人體最大的兩個代謝器官,亂吃藥物對其損害很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會對這兩個器官造成損傷。專家介紹:“現在人們獲得保健品的途徑五花八門,難辨真假和成分,醫院經常接診因吃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而導致急性肝衰和腎衰的患者。”

省森工總醫院血液透析中心護士長馬晶告訴記者,醫院經常接診到這樣的患者。“突然就沒有尿了,檢查才發現是吃保健品‘補出’了尿毒症。”馬晶表示,夏女士的腎臟早已經損害,如今肝臟又損傷,有毒物質無法排出,病情十分危急。

經醫生診斷,夏女士需要進入ICU進行血漿吸附。由於夏女士家在林區,因此,得知省森工總醫院血液透析中心可以進行血漿吸附後,就決定在這裡治療。只需要支付報銷後的醫藥費,負擔減輕了不少。

夏女士的膽紅素極高,醫生決定在血漿吸附治療的基礎上,為她做雙層血漿分子吸附治療,也就是通過“人工肝”幫助排出毒素。經過幾次血漿吸附治療,夏女士皮膚的黃色漸漸消退,由原來的黑黃色變成淡黃色。

醫生提醒

保健品不能總吃

哈醫大一院營養科閻雅更主任表示,選擇保健品時一要注意是否正規,具備國家允許的生產批號。二要關注保健品成分是否是個人所需。保健品不是適合於所有人群,例如蛋白粉不適合低蛋白飲食人群;一些保健品含有中藥成分,對人的體質也有要求。

閻雅更表示,保健品不是普通食品,不可以一直吃下去。很多老年人聽了宣傳,長時間吃一種保健品,可能導致攝入過量,“營養”過剩,帶來副作用。保健品的選擇和食用時長應在相關專家指導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