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業應如何管控食品安全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於1996獲得由AFDO頒發的HACCP資格,擁有12年第三方食品實驗室和13年跨國採購機構管理經驗。我認為中國

食品安全要進一步提升,需要政府、品牌、零售商和供貨商緊密合作;而企業應先認清供應鏈,在關鍵環節制定質控方案並實施。”

——林勁

記者:據瞭解,您在食品行業已經工作25年,您認為中國食品安全如何才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林勁:雖然國內的食品行業安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現在食品行業需要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產品質量,從產品的原料採購,到生產加工,以及零售、政府、品牌、零售商和供貨商都需要緊密配合,政府繼續建立法律法規,引導企業更嚴格監管食品質量。

記者:我們看到,針對目前的食品安全現狀,檢驗檢測職能部門也做了很多工作,那麼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具體有哪些重要的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林勁:做為第三方,我們主要做的工作有支持政府監控監督食品安全,協助食品行業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提升整個供應鏈質量。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是國際範圍採購,供應鏈也趨向全球化,內控帶來的挑戰也愈來愈大,如國際採購需要全球性並且龐大的團隊,實驗室建設將需要巨大投資,單一臺設備可能需要300多萬,這為企業帶來相當程度的財政壓力,而且第二方檢測不一定受到廣泛的認可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國際第三方公司,如必維,去更有效的解決.


食品企業應如何管控食品安全


記者:可否利用您的專業知識,簡單總結一下中國國內的食品企業如何更好的控制食品安全,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構來幫助自己完善監控系統?

林勁:我認為食品企業第一步先要認清楚自己的供應鏈,所涉及的內容包括人流和物流。不同食品是從哪裡生產、加工、零售從業人員都應清楚如何對食品安全進行管理;第二步要制定關鍵管控點,提升效率,避免食源性問題發生,如化學汙染,因為一但發生就無法改正並且對人體的危害重大;第三步是要實施管理,是決定自己做,還是讓供貨商證明,或者是通過第三方來證明。自己做的利弊之前有提及到,而讓供貨商證明的好處是快和平均,但供貨商的誠信是關鍵,因為他們的誠信就等於你的誠信,這可能是個高風險的選擇。國際第三方檢測機構擁有全球網絡,並瞭解法律要求,能夠有效地提供支持,併為企業按點、量、頻率制定方案,可以更有效的管理食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