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經驗」前輩申請日本修士親身經歷分享帖(下)

我是一名2016年從上海師範大學畢業的普通的學生。大學之前我一直是理科生,對於文科類專業的認知幾近於零。

大學修了會展經濟與管理,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日語,準備了日語能力考試和托福考試,之後經過和教授的郵件聯繫及後續的幾次skype面試,申請到了神戶大學的國際文化研究科的文化人類學專業的研究生,當時懷揣夢想,就此踏上坎坷的征程。

目前我就讀於同志社大學的國際學研究科(global studies),是一名普通的修士一年生。


從研究生考入修士的階段

先說下個人的經歷,我是2016年10月去了神戶大學的文化人類學專業開始了研究生身份的生活。所在的國際文化研究科每年只有一次11月份的入學考試,同時沒有外國人特別入試,留學生是和日本學生一起參加考試。

2016年的考試我沒有參加,原因是指導教授覺得需要學習一年的時間才有實力參加考試。

2017年的11月考試我失敗了,而這個專業據說歷年沒有淘汰過研究生的記錄。我那一年參加考試的是9個研究生,和一個外校的留學生,還有4個日本人一起參加考試。外校直接淘汰,接著日本淘汰一個,研究生淘汰6個。可以說比較慘烈。

我失敗的原因是面試過於緊張,沒回答好問題同時筆試部分的有題目沒寫完整,即準備不充分。

之後我郵件聯繫了關西大學的社會學研究科教授,立命館大學國際關係研究科教授,同志社大學global studies的教授和大阪大學的教授。分別進行了面談,結果是大阪大學的教授想收我繼續做研究生,我選擇了放棄,關西大學的教授鼓勵我考,因為我有基礎,計劃書也有前景,我沒去考,我考了立命館和同志社的入學考試。

立命館的是15個人面試要了兩個,我是第一個,然後同志社的我拿到了百分百的兩年修士學費全免。最後選擇了同志社

以我較為曲折的經歷,給大家些建議。


研究生的初期階段

首先,我認為一個思想非常重要,即居安思危。要頭腦清楚,研究生的身份不是修士,也不是快捷通道百分百的升修士

。成為修士還需要考試,想想和國內的大學生每年的考研究生大概過程是一樣的。不要產生廉價的安全感,直到入學考試結果成功為止,保持這個意識,持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認為需要在適應這邊生活的過程中摸索自己未來的出路。不單單是讀博士或就職,稍微具體一點的在哪個方面領域想要深入探究什麼樣的問題,希望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以實現自己什麼樣的夢想,大概的框架也可以,但是要有這個意識。




還有,對教授和研究室前輩及同級生的認知。

第一,跟教授只探討兩個問題,研究計劃書的修改完善和上課中不懂的地方,這裡說個自己的糗事。

入學一個月的我通過上課認識了專業的幾位教授。有次在公交車上一個人坐著,意外的發現前面坐著一個人總回頭看我,我定睛一看,我的天,今天上過課的教授。心裡奔騰萬隻草泥馬,點了點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想著不會是同一個車站下車就錯過就好。

結果真在同一個車站下車,教授下了之後還等了我,然後我尷尬的說出一句,老師您也住這附近哈?老師淡定的看著我,不,最近我的駕照被扣了,只能做到這裡換電車。然後就走了。

其實也沒啥,但是之後多次在食堂遇到我假裝沒看到他,因為怕說多了留下不好印象怎麼辦,事實證明,我想多了。

之後跟一個慶應義塾大學的友人談論此事,友人立即說到,如果是我,我可能想問他有沒有時間幫我看下計劃書。我為之一驚,驚覺自己的失意。

後來跟教授也談過,教授坦白的說,其實他們最喜歡開學探討研究計劃書啊,上課中不懂的地方啊這些問題,因為能夠看出對研究的關心和專業的熱心,這是很關鍵的。補充教授沒說出來的話,這是對入學考試的成績很關鍵的。

第二,跟研究室前輩只探討兩個問題,入學考試的教訓或者經驗和日本生活中的小困惑

。他們作為過來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吸收一些好的方面是很有用的。關係處理的好一些可以分享些生活中的小困惑,比如租房子用什麼方式啊什麼地段的啊之類的。

以上兩個稍微注意的是,我分別說了“只探討”這三個字。換言之,不要跟教授聊你的生活,不要跟教授聊入學考試方面的,除非教授考試前指導你,告訴你出題的範圍,不然的話,不要主動提,減分的哦

另外,不要和前輩聊研究計劃或是上課中不懂的地方,除非是日語不怎麼懂的地方,關於日語的意思可以問問,但是專業知識點和研究計劃的方向問教授。問前輩,如果他不感興趣研究,或是他上課也沒怎麼聽懂,被問到的話,也不好閉著眼睛回答你,會影響你在他們心裡的印象,雖然印象不重要,但是誰知道以後有沒有幫助呢。

接著說第三,跟同級生的關係,順其自然。有朋自遠方來,挺好的,但是如果要文人相輕,也無妨,始終要做好自己就好,跟自己比較,不要受到別人的影響,不要在意別人的生活,直到你考上修士。


研究生的中期階段

中期階段就是兩個字:堅持。

研究生的後期階段

考試前的出願時期:

這個時期我認為兩件事必不可缺。

一是出學校的時候,給自己所在的學校定個位,比這個位置高一點的學校選擇一個,低一點的或者差不多的選擇一個,再注意下考試的時間要錯開,最好間隔一個星期左右,方便自己做調整和準備。意思就是出學校可以多出幾個學校,反正有實力,到哪都發光。

二是準備考試,要好好認真的看都考什麼,然後對應的去準備,小論文或者名詞解釋或者閱讀還有面試。筆試部分把往年的題目,自己掐時間,多做幾遍。面試部分,對研究計劃的,對自我介紹,未來打算等基礎問題的回答反覆練習,爛熟於胸。可以找朋友對著練,正式的穿上正裝,走一遍模擬一下。然後自己對著鏡子或者牆反覆練習。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升學經驗」前輩申請日本修士親身經歷分享帖(下)

「升學經驗」前輩申請日本修士親身經歷分享帖(下)

「升學經驗」前輩申請日本修士親身經歷分享帖(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