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800年前的冬天,比現在要冷一些。公元1258年1月13日,乃是南宋寶祐六年的農曆十二月。這一天,西湖結冰了。

西湖不常結冰的一一2008 年那場大雪,西湖也只是局部結了些冰。再往前數,1977年、1930年西湖也結過冰,據說有人能在冰上行走。然而比起1258年冬天那場寒潮,這些都是小巫見大巫:那一年,某個不知名的史官在《宋史全文》卷35中,寫下四個字:“西湖冰合”

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西湖雪景。西湖有“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霧湖,霧湖不如雪湖”的說法。

南宋的寒冷,處在被氣象學家竺可楨命名的第三個“寒冷期”中。在竺可楨的界定裡,過去5000年只有4個這樣的寒冷期。公元1000年至1200年的冬天,華北梅樹不能生長,1111年太湖結冰,洞庭山柑橘全部凍死,蘇州運河經常性結冰。

取暖辦法有兩個。

其一,在大空間裡設置小空間

巨寒時候,闊大的房間更顯得寂寞空虛冷,不如隔出小小空間才好。一是心理上,感覺更溫暖。二是從科學上來說,沒有穿堂風,熱量也不至於散發過快。

王公貴族當然好一些——宮裡原先闊綽得很,房間夠大,這時大也沒有用,必須隔出專門的暖房來,四面牆壁用花椒和泥土和成的塗料厚厚敷上一層,類似於保溫層和“自發熱層”;此外再設置層層屏風,風吹不進,也散不走,自然暖和多了。此外,再在床上鋪毛毯,地上生地爐,想來不會太冷。

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中國古代暖閣

士大夫們,往往在臥室設置紙帳。紙帳,有點像夏天用的蚊帳。區別是,夏天的蚊帳只為了防蚊,孔洞大可透風,不致悶熱;紙帳就是用厚紙做的。床的四面,都用白紙蒙起來,上床和下床一面的紙簾可以上下捲動。

條件寬裕的人家, 依然是取小空間,做出“暖閣”。暖閣很好用,圍隔出小空間,擋風,使

得內部熱量得以保持。

取暖法之二,生火取暖。

歐陽修在湖北夷陵當縣長時,新修了地爐,冬天不再受寒凍之苦。於是作詩《新營小齋鑿地爐輒成五言三十七韻》慶祝:

“霜降百工休,居者皆入室。墐戶畏初寒,開爐代溫律。規模不盈丈,廣狹足客膝。”

地爐修建也很簡單,在屋子裡挖出小坑,四周用磚石墊壘,在當中生火取暖,上面可以烤地瓜、煮開水。

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古代人用的取暖爐

地爐在北宋比較常見。《水滸傳》寫,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落魄在山神廟,便用地爐對抗風雪,“屋後有一堆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裡”

南宋的陸游,在《春和初遷坐堂中》寫道:

“炭薪南山來,地爐晨暮紅。”

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手爐”,相當於今天的暖手寶。

取暖的爐,可以是鑿地開地爐,也可以是用鐵爐、銅爐。天寒地凍,燒火取暖,不算什麼大發明,誰都明白。唯一需要注意的是,炭火爐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如果通氣不暢,是可置人於死地的。所以如何科學設置地爐,並在小空間裡生炭火取暖時,如何科學排出毒氣,倒是特別應該講究的。

1258年“西湖冰合”時, 後來成為著名詞人的蔣捷才13歲。他在宜興生活,太湖也結冰了。他後來有一詞寫道:

“紅麟不暖瓶笙噎,爐灰一片睛雪。醉無香嗅醒,但手把、新橙閒撧。更深凍損梅花也,聽畫堂、簫鼓方歇。想是天氣別,豫借與、春風三月。”

蒐羅一下,發現很多詩人、詞人都寫到那時生炭爐、地爐取暖的事,沒有因一氧化碳中毒而發生意外,可見當時人已經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

看到這裡,有沒有欽佩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呢?你知道古人還有哪些取暖的妙招嗎,快來評論區分享吧。


寒冬臘月,古人怎麼取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